新疆吐魯番,除了擁有我國大陸最低處———艾丁湖外,還有舉世聞名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火焰山、坎爾井、葡萄溝……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位于雄奇的天山腳下,大漠與雄風造就了這里綺麗的景致,戈壁與綠洲構成了這里獨特的風貌。
如今,一個名為火鳥牌的水泥品牌正在與當地的著名景觀一起走出吐魯番,一起走進更多人的視野。而譜寫這篇“翱翔火洲,凝固永恒”樂章的正是新疆東湖水泥廠的干部和員工。
吐、鄯、托盆地的水泥龍頭,千里戈壁、百里風區最耀眼的水泥明星
東湖水泥廠位于吐魯番火車站西約2公里處,是南北疆鐵路和公路交匯點,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這家始建于1993年的企業,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現已具備75萬噸的水泥產能,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八五”建設重點工程之一,是自治區中型水泥企業。
在著名的、蒼涼雄渾的吐(魯番)、鄯(善)、托(克遜)盆地,東湖水泥廠是規模最大的水泥企業。企業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擁有鐵路固定專用站臺和1座儲藏量達到2.5億噸的高品位石灰石礦山。
東湖水泥廠多年來本著“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的發展理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加強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廣招高科技人才,目前擁有高級工程師6名,工程師及助理工程師24名,崗位技師120余名,已獲得多種國家級認證證書。為了使企業能夠適應吐(魯番)、鄯(善)、托(克遜)區域的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東湖水泥廠已具備生產32.5、42.5、52.5通用硅酸鹽水泥和多種特種水泥,如道路水泥、中熱水泥、高抗硫酸鹽水泥、早強低堿水泥及緩凝水泥的能力。
10多年來,東湖水泥廠服務于多項國家級重點工程:1996年,吐—烏—大高等級公路使用東湖水泥廠產品的工程部分被評為國家優質工程;2000年,312國道、314國道多處使用東湖水泥廠產品的地段被評為國家和自治區優質工程;2005年,第6次鐵路提速改造工程中,吐魯番紅柳河大橋、七泉湖大橋及天山隧道群等工程均使用東湖水泥廠產品。至今,東湖水泥廠每年都要向吐哈油田提供上萬噸各種標號的水泥。
2009年9月,東湖水泥廠2項發明獲國家專利。一家位于戈壁深處的水泥企業,一次性獲得2項圍繞“節能降耗、利廢環保”重大主題而產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這在國內同類型的水泥企業中還是十分鮮見的。東湖水泥廠是千里戈壁、百里風區一顆最耀眼的水泥明星。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東湖水泥廠再一次勇立于市場潮頭
與國內所有處在城郊位置的水泥廠不同的是,遠眺東湖水泥廠,在遼闊的戈壁灘上,她那矗立的水泥熟料旋風預熱器分解爐顯現出鋼鐵般的張力,在堅硬的戈壁卵石和疏朗的戈壁寸草面前,這些廠房和設備表達出揮之不去的強勢。在長年發作的戈壁狂風中,這些廠房與設備在數不勝數的拍打與沖撞中盡顯陽剛。但走近東湖水泥廠,她的溫柔又令人難以置信。廠區周圍綠樹成蔭,芳草青青,廠區之內,整潔的建筑錯落有致,平坦的道路舒展地延伸著,數組雕塑像童話一般時不時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還有鮮花與林蔭。
要知道這里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著名風區,這里顯現的任何花紅草綠,都飽含不同尋常的功夫和努力。
這種鍥而不舍的功夫和努力伴隨了東湖水泥10多年。東湖水泥廠黨委書記韓思甜說:“東湖水泥廠的目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好資源優勢,通過我們的努力,開拓適應市場,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最優質的水泥產品和服務。”他如數家珍地說道,東湖水泥廠的前身是在1984年用“三口大鍋”創建的石灰采礦廠,幾年后發展成為年產量不足10萬噸的水泥廠。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性機遇,東湖水泥廠抓住了發展的突破口,從2006年開始投入資金技改,2007年產量達到24萬噸,2008年產量達到34萬噸,2009年的產量將達到70萬噸。2008年企業產值突破1億元,東湖水泥廠是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速在發展。過去,企業的水泥品種只有2個,但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和服務市場,如今企業的水泥品種已經增加到10個。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所帶來的商機,離不開企業管理層多年來精細化的管理,離不開廣大干部員工堅持創新的實踐和努力,更離不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材行業辦公室等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企業的文化理念是團結實干做一流,員工們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充滿信心和底氣。
韓思甜的話語讓人頓悟了為什么企業還在忙碌地進行著技術改造。在當地強大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東湖水泥廠1條采用節能技術改造的水泥生產線正在建設中,窯體、磨機基座、收塵、余熱發電等設施的輪廓都漸漸顯露出來。這條原來能耗高、污染大的生產線可以說“劣跡斑斑”,噸熟料平均煤耗為400千克左右,同時還存在著嚴重的“跑、冒、滴、漏”現象,嚴重地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而正在進行的技術改造方案,完全是精心優化后的結果。在新技改中,企業采用了先進、經濟、技術成熟、節能環保的技術工藝和設備。新增設備中富有特色的是燒成系統增設1套6級低壓損的旋風預熱器及分解爐,保證入窯生料碳酸鈣的分解率大于92%以上;增設了1套第四代新型不漏料空氣梁蓖式冷卻機,充分利用預熱生產蒸汽配套現有的2臺3000千瓦的機組發電。通過這次節能技術改造,企業噸水泥熟料的熱耗將從技改前的400千克左右下降到120千克左右;電耗將從技改前的46.38千瓦時降低到32千瓦時;利用余熱發電所帶動的運行發電可以實現企業用電的自給自足。
新的技術改造正在為東湖水泥廠增添新的發展動力。東湖水泥廠總經理歐陽敬濤說:“東湖水泥廠經營水泥只有10余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我們的產品之所以能在吐、鄯、托盆地受到用戶及重點工程項目的廣泛好評,是因為東湖水泥廠擁有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成本優勢、產品質量優勢、人才優勢及由優秀的企業文化培育出的售后服務優勢等。”
“近年來,我們的經營理念和營銷策略正在大幅度地提升,我們不僅經營產品,還注重經營企業精神。2009年,吐魯番政府推出了大規模的‘菜藍子’工程,計劃修建10萬個大棚基地供應冬季蔬菜。得知這個消息后,企業拿出1500余噸水泥對這個項目進行了無償贊助,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公信力和美譽度。目前,西部大開發的前景越來越光明,除了高速公路、機場、風能等重點工程的建設外,蘭新客運復線的建設就通過我們企業的廠門口,這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幾年來,我們投入技術改造的資金已達數千萬元,但是我們認為非常值得,因為我們在向節能、利廢、環保型企業轉型的同時,還極大地提高了我們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完全有能力確保任何中標工程如期實現,企業已經具備相當強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這是企業立足于市場的根本所在。”歐陽敬濤說。
雄奇的“火洲”,振翅高飛著一只健壯的“火鳥”。在“火鳥”扶搖而上的同時,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吐(魯番)、鄯(善)、托(克遜)盆地的前景,都看到了新疆發展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