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國務院不久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以電力、煤炭、鋼鐵、水泥、有色金屬、造紙、制革、印染等行業為重點,按期淘汰落后產能。預計4月底,淘汰任務將分解落實到各省。
湖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龔益鳴,武漢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簡新華等專家認為,淘汰落后產能大多針對高能耗高污染的中小型企業,對生產工藝、生產規模均位居行業前列的龍頭企業,一定程度上構成利好,“加強行業集中度”必然會成為未來五年湖北水泥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
——淘汰落后產能解決積累的結構性矛盾
近年來,我國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由于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工業領域特別是一些高消耗、高排放行業,落后產能比重較大,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仍很艱巨。
湖北省建材行業協會秘書長周豫鄂介紹說,近年來,湖北水泥工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水泥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十一五”期間,湖北新型干法水泥比重已經占到80%,總體基本保持了良性發展的態勢。按照工信部公布的數據,水泥行業落后產能約有5億噸,占總產能的20%以上。
目前,湖北所有已經投產,包括已經核準和已經開工的項目,如果全部投產的話,產能大概是1.1億噸。扣除其中即將淘汰的1000萬噸產能,綜合考慮設備檢修、雨季停產等客觀因素,實際產能利用率可能只有80%左右。這意味著湖北水泥實際產能在8000萬噸左右,和目前的市場需求總量基本吻合。
但整體上看,湖北水泥工業無論是總量還是新型干法水泥的增幅都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結構調整任務還十分繁重。湖北省擁有水泥工業企業超過150家,絕大多數為小企業。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湖北省規模以上水泥企業有165家,總產能已經達到了近4600萬噸,但企業平均規模僅為27.9萬噸,與沿海水泥生產大省相比,差距比較大。產能過千萬噸的,目前只有華新、葛洲壩和京蘭集團這3家,產業集中度嚴重不夠。
有關負責人表示,湖北水泥行業產業結構暴露出不合理的現象,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和產量約占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還有很大部分是國家產業政策明令淘汰的機立窯等落后工藝的生產能力。水泥粉磨站無序建設也是導致產業集中度低下的重要原因。由于湖北水泥項目核準權已經下放到了市(州),特別是有的地方,水泥粉磨站備案權進一步下放到縣(市、區),造成有的地方不顧建廠條件和市場環境,過度集中建設水泥粉磨站。
簡新華教授認為,不少地方政府擔憂部分企業被兼并或關閉后,一方面地方財政收入會有所減少;另一方面,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問題難以解決。正是由于地方保護心理的存在,不少地方政府在治理產能落后企業時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過且過,導致我國在淘汰落后產能問題上治理不徹底。他說,淘汰落后產能是產業進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地方政府應該著眼于長遠利益,積極淘汰低產能企業,發展附加值高的、高技術、低污染的新興企業,這樣一來,既增加了地方收入,又減少了污染治理費用,同時還促進了就業。
——強勁投資拉動水泥行業發展
今年3月份,湖北省發改委出臺《2010全省在建和推進重大項目》。根據規劃,在建項目3599個,總投資2.5萬億元,新開工項目4120個,總投資2.7萬億元,新開工項目無論是數量還是總投資都超過了在建項目。
長江證券有關分析人士指出,比較以往的投資目標與實際完成投資,可以發現,實際投資完成額都是超出目標額的,且這幾年還出現了實際完成額比目標額超出越來越多的情況。2010年的目標增速(265%)高于2009年(21%),因此,可以預計,2010年的固投實際增速也將不低于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