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實現包容和可持續的工業發展?!鞍荨卑l展成為中國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的重要特征。伴隨中國工業化中后期的到來,企業重組已經成為中國工業轉型發展新階段的突出亮點。企業重組需要解決企業定位、管理規范化、技術進步等諸多難題,而文化融合向來是其中最難的挑戰之一。中國建材集團的企業文化建設表明,“包容”文化是發揮中國文化精神、破解企業重組諸多挑戰的金鑰匙。本文試圖借助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材集團”)具體案例解析文化融合的重要意義和實現途徑。
過去幾年,中國建材集團針對行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等現狀,以市場化方式推進聯合重組,實現高速健康發展,連續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穩居全球第二大建材企業。實踐證明,聯合重組有助于突破“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瓶頸,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的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建材集團席卷上千家企業的大規模的聯合重組過程中,沒有一家重組企業出問題,鬧退出。中國建材集團成功重組的秘密就在于,在聯合重組快速成長的道路上,構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包容”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正是 “包容”的文化使中國建材集團能夠海納百川,陶鑄百家,不斷做大做強做優,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邁進。
海納百川建設以“包容”為核心的文化體系
中國建材集團以“包容”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是在企業聯合重組和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中不斷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的企業特色。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形象地說,“中國建材集團就像一個移民城市,具有很高的融合度,進入的企業不分先后,都有很強的歸屬感。”
不斷的聯合重組使得中國建材集團的文化具有一種開放的胸懷。每一次新成員的加入,都會帶來新的文化觸碰。重組企業在帶來積極的、健康的好文化的同時,也會帶來消極的、落后的差文化。中國建材集團倡導的“包容”文化,注重吸收精華、去除糟粕、批判發揚,融合再造。通過文化融合,達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認同,最終融合為一體,建立起共同的經營理念和融合各方之長的企業文化。中國建材集團在堅持“三寬三力”(待人寬厚、處事寬容、環境寬松及向心力、親和力、凝聚力)的同時,也提出了“寬而有度,和而不同”的管理理念,即強調個性與共性的統一,實現了和諧與規范的統一,使所屬企業高度協調而又富有特色,充滿活力。
如何在聯合重組的過程中真正做到融合?企業價值觀的認同至關重要。中國建材集團通過選用骨干、關
注一線、強化規范、密切溝通等一系列舉措,把價值觀融化在經營活動中,得到普遍認同。第一,認同企業文化體系。中國建材“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企業使命、“創新、績效、和諧、責任”的核心價值觀、“三寬三力”的人文環境、“敬畏、謙恭、感恩、得體”的干部素養,做“有學習精神、有市場意識、有敬業態度、有專業水準、有精神境界” 的“五有”干部,植根于包括加盟者在內的干部員工心中,成為大家的理性認同和自覺行為。第二,認同企業發展理念。在聯合重組的過程中,中國建材倡導存量優化的集約化發展思路和共生多贏的市場健康化理念,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引領和帶動了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包容的發展理念得到了企業的擁護與行業認同。中國建材用資本紐帶建立了一個平臺,實現了眾多分散、長期處于惡性競爭建材企業共同的夢想。第三,認同企業發展愿景。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材集團將發展目標定位于“建設又強又優、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產業集團”,這一發展目標具有極強的感召性和鼓舞性,成為員工為之奮斗和奉獻的巨大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