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大環境下,“走出去”的京企逐漸增多。而早在2008年,北京金隅(327.5元/噸,0%)集團水泥板塊就提出京津冀晉吉豫“大十字”戰略布局。近幾年,北京金隅陸續整合重組鹿泉鼎鑫、贊皇天塔山、涉縣宙石、涿鹿永興、承德興隆等水泥企業,同時宣布主動關停和搬遷調整京內6家企業、10條生產線,包括金隅順發水泥和北京金隅平谷水泥生產線,“走出去”戰略已初具規模。
2013年,金隅水泥板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22億元,同比增長14.40%,水泥及熟料綜合銷量達3889萬噸,已成為京津冀區域最大的水泥和混凝土生產商及供應商。可以說,北京金隅的京津冀一體化,已走在了大多數企業的前面。對地方而言,除了解決人口就業,以及大量稅收外,北京金隅還帶來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甚至在環保方面也起到了表率作用,可以說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走出去戰略助力企業騰飛
石家莊贊皇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北距石家莊市44公里,東北距北京304公里,擁有優質石灰石、砂巖采礦原材料等豐富水泥原料資源。2008年2月20日,北京金隅入駐贊皇,贊皇金隅水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贊皇金隅是金隅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自籌新建的第一個水泥項目,地處金隅水泥板塊“大十字”布局的心臟位置。幾年來,贊皇金隅熟料年產量從2008年35.4萬噸增長到298.8萬噸;水泥年產量由2010年87.1萬噸增長到303.4萬噸,發展態勢迅猛,已成為金隅集團水泥板塊單廠規模最大的水泥企業。
而同在石家莊地區的鹿泉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年產熟料750萬噸,水泥熟料年產銷量1000萬噸,已發展為中國北方單企最具規模的現代化水泥生產企業。
贊皇金隅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大春表示,京城企業“走出去”絕不是將落后、污染的產業丟給地方,那樣的企業哪也不會要。作為首都“走出來”的企業,要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要給地方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和資金;同時要注重環保,不能破壞當地資源。這樣才能被地方接納,取得良好發展。
以上兩個企業成功之處有兩個相同點:一是擁有豐富的原料資源,可以就地取材;二是各項成本降低;三是受到地方政府歡迎,相處融洽。
首先,豐富的原料資源讓贊皇金隅沒了后顧之憂。公司擁有高品位低堿石灰石儲量1.4億噸,砂巖儲量3051萬噸,這都是生產水泥的優質原料;
其次,無論鹿泉還是贊皇,地價遠遠無法跟寸土寸金的北京相比,企業可以根據需要擴大生產。以贊皇金隅為例,該企業占地725畝,在2008年一條日產2000噸的熟料生產線竣工后,于2010年、2013年又增加兩條孰料生產線,日生產能力增加6000噸。保證企業每年度都保持盈利狀態,從未出現虧損。
最后,金隅的各個分公司都是當地的納稅大戶,同時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吸納人口就業,深受地方政府歡迎,從而給予政策上的支持。
據介紹,在北京金隅與贊皇縣政府簽訂合同書后,贊皇政府專門成立大水泥指揮部,在現場辦公,幫忙辦手續,并提供政策優惠,使各項工作平穩協調發展。而贊皇金隅為保護當地環境,采用具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和工藝,實現了粉塵的最大化回收并減少無組織排放,廢水和廢熱的最大化利用,年消納尾礦和選礦廢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等工業廢渣約180萬噸。
據統計,贊皇金隅2013年主營業收入75221萬元,與2008年相比增長超11倍;實現利潤5504.02萬元,與2008年相比增長超13倍。2014年水泥熟料實現單月、單日出庫創建廠以來最好水平,有望全面超額完成全年任務指標。按照北京金隅對于水泥板塊“大十字”發展戰略和河北省建設冀南、冀中、冀北三個建材基地的總要求,贊皇金隅充分發揮規模大、產品優、位置好的優勢,發揚誠信、篤實、高效的作風,打造活力、殷實、可持續的贊皇金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