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西省空氣質量鞏固提升2021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到,山西省將在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上再發力,強化源頭管控。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格控制高碳、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為轉型發展項目騰出環境容量。除同一企業內部進行的不新增產能的技術改造項目外,設區市城市規劃區、縣城規劃區不再新布局包括產能置換項目在內的鋼鐵、鑄造、水泥等項目,區域內現有產能只減不增。
大力整治結構性污染。繼續推進城市建成區及周邊重污染企業搬遷退出,加快清理不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污染企業,推進重污染企業退城入園。按照布局優化、產業提升、污染減少、能耗降低的原則,開展鋼鐵、水泥行業優化整合和綠色轉型升級,2021年5月底前報省工信廳,同時抄送省生態環境廳。
位于太原及周邊區域的建設項目新增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只能從本區域內削減替代,不得跨區域轉入。











全面完成鋼鐵聯合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啟動獨立焦化企業(不含備案“上大關小”計劃關停的焦化企業)和水泥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對有組織和無組織治理及清潔運輸等環節開展全過程、高標準、系統化整治,并因企制宜建設完善無組織排放監控系統。2021年5月底前各市將分年度改造計劃報省生態環境廳,并納入資金申報項目庫。
進一步擴大干線鐵路運能供給,全面推進煤炭(焦炭)、鋼鐵、電力、水泥、煤化工等大型工礦區企業以及大型物流園區、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優化鐵路運輸組織,優先保障煤炭、焦炭、礦石、鋼鐵等大宗貨物運力供給,完善鐵路專用線共建共用機制。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輛,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建設。
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工業企業在完成鐵路專用線建設前,涉及公路運輸的車輛2021年必須達到國五及以上標準,2022年起達到國六標準。其中,位于設區市城市規劃區的電力、鋼鐵、焦化等行業企業,2021年10月1日起進出廠區大宗物料原則上全部采用鐵路或管道、管狀帶式輸送機等清潔方式運輸,公路運輸采用國六排放標準車輛或新能源車輛;不滿足上述清潔運輸要求的,重污染天氣應急執行相應的錯峰運輸要求。初步建成“天地車人”一體化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重點用車單位要規范建設視頻門禁系統,并與設區市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加快推進重型柴油車升級。
自2021年7月1日起,全省范圍全面實施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六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車(生產日期以機動車合格證上傳日期為準,銷售日期以機動車銷售發票日期為準)。
實施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落實秋冬季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差異化錯峰生產,修訂重點行業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分類管控清單,強化差異化和精準管控;堅持提前預警、提前應對、定點幫扶、區域聯防、突擊執法、駐點監督、協商減排、每日調度機制,努力減少重污染過程發生次數,縮短污染時長,減輕污染程度。
對違法排污企業要堅決查處,特別是對現場管理混亂、無組織排放嚴重的,偷排偷放、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屢教不改、屢罰屢犯的,以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不落實應急減排措施或超標排污的,要重拳打擊,落實企業治理污染的主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