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日前,省市場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商務廳、鄭州海關聯合制定了《河南省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強化我省水泥市場秩序治理,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省水泥行業總體發展良好,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沒有根本解決,批小建大、假冒偽劣、山寨名牌、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等非法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部分地區存在的產業政策執行不到位、相關單位責任意識不強、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2021年6月—2021年年底前,開展水泥企業排查整治,打擊一批違法違規建設、生產銷售和使用行為,強化對水泥行業全面排查治理;2022年1月—2023年年底前,進一步規范水泥市場秩序,假冒偽劣、無證生產、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環境污染等違法行為將得到有效遏制;2024年1月—2025年年底前,推動水泥行業智能綠色發展,企業產能利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區間,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明顯提升,質量水平和高性能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在產能方面,《實施方案》提出,堅決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嚴防落后產能死灰復燃,鼓勵粉磨企業按照減量置換原則實施轉型升級。嚴禁新增產能,嚴格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用于建設項目置換的退出產能在建設項目投產前須關停并完成拆除退出;強化社會輿論監督,對于產能置換公示期接到的意見,要認真調查核實;召開聽證會的,要充分研究聽證意見,對接到的意見依法處置。
要進一步規范水泥生產。嚴格行業規范公告和相關許可管理。推動錯峰生產地域和時間常態化,實施跨省、跨區域錯峰生產聯動機制。通過合理縮短水泥熟料裝置運轉時間,有效壓減過剩產能,減輕采暖期大氣污染。對于不執行行規行約、不守信、不開展錯峰生產的企業,必要時進行約談;情節嚴重的,限制其生產線作為產能置換指標交易。進一步加強水泥強度檢驗用標準砂的生產、經銷和監督管理,嚴禁非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定標準砂生產單位生產標準砂,嚴禁非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定單位銷售標準砂。
同時,鼓勵企業實施創新發展,積極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技術,提高水泥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推進污染物減排,實現碳排放與污染物協同控制,確保2030年前水泥行業碳排放實現達峰,為實現碳中和奠定基礎;扎實推進清潔生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技術改造,加快推廣應用先進成熟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逐步建立基于技術進步的清潔生產高效推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