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東湖水泥廠兩項發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這兩項發明專利中,一項是無鐵水泥生料及生產方法和石膏煤矸石在水泥生料中的應用,另一項是砂糖緩凝水泥及其生產方法和砂糖在緩凝水泥中的應用。
一家位于天山腳下戈壁深處的水泥企業,一次性獲得兩項圍繞“節能降耗、利廢環保”主題而產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在國內同類型的水泥企業中并不多見。
近年來,東湖水泥廠的決策層把節能、利廢作為推動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企業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韓思甜為組長,總經理歐陽敬濤為副組長的科技攻關小組,堅定走科技創新的道路。他們在利用工業廢渣等方面下足功夫,根據本廠原燃材料及生產工藝情況,大膽創新,改變工藝配料方案,利用廢渣煤矸石、石膏取代一直沿用的價格較高的硅石、鐵粉配料。如今的東湖水泥廠將多年來廢棄在煤礦周圍污染環境的煤矸石作為水泥原料使用,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環境污染,僅此一項每年就可以為企業節約資金400多萬元。
砂糖緩凝水泥及其生產方法和砂糖在緩凝水泥中的應用專利的發明也緊緊圍繞節約資源和提高水泥質量展開。為此,東湖水泥廠攻關小組一年中通過137次試驗,最終確立用白砂糖做緩凝劑生產緩凝水泥。東湖水泥廠是國內率先把用白砂糖做緩凝劑生產水泥的構思變成現實的企業。此項專利每年可以為企業節約資金100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