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5日-9日,根據中央領導批示精神和中宣部領導意見,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采訪組、經濟日報采訪組專程來海螺集團,就海螺集團改革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深入企業進行采訪。
在海螺水泥生產調度中心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
海螺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郭文叁,海螺水泥股份公司總經理紀勤應,副總經理章明靜,以及相關部門、下屬企業負責人等熱情接待了兩家中央媒體。郭文叁董事長向兩家中央媒體介紹了海螺集團堅持跨躍發展、和諧發展、科學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所取得的成績,海螺集團為推進我國水泥工業技術進步、加速水泥行業結構調整作出的貢獻,以及海螺集團在水泥行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率先開發和推廣余熱發電、垃圾焚燒的成功做法等情況。
5日-9日,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主編吳越、攝像師張星、記者宋菀等一行3人,在集團總部采訪了郭文叁董事長,并深入蕪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海螺建材設計院、蕪湖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等集團所屬企業進行采訪。在郭董事長接待過程中,中央電視臺采訪組重點就創建綠色工廠改變傳統水泥企業形象、資本運作加速企業發展、信息化管理助推集團進步、新技術節能減排打造綠色水泥產業等海螺集團的改革發展成功經驗和做法進行了采訪。
在海螺建材設計院拍攝采訪
11月5日,經濟日報副總編輯丁士,高級編輯蘇民,駐安徽記者站長白海星等一行采訪了郭文叁董事長。丁副總編開門見山:這次來海螺,主要是落實李長春同志10月16日視察時的指示,報道海螺集團改革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首先要問的是,海螺集團是怎樣從當年皖南山區的寧國水泥廠發展到現代化的大型企業集團的?郭董事長介紹說:海螺集團發展成為行業的排頭兵,總書記視察后稱贊海螺這幾年的發展道路就是走的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是因為海螺每一步的發展都是根據黨中央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來制定發展規劃的,海螺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離不開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悉心呵護和大力支持。
隨后的采訪如拉家常,從寧國水泥廠“撥改貸”建設、“一業為主、多種經營,跨地區、跨行業發展”,到“T”型發展戰略的實施、實現,再到華南布局、推進行業結構調整,到支持西部發展和四川地區災后建設……大家邊飲茶邊聊,氣氛格外輕松融洽。不知不覺,已是華燈初上。丁副總編輯一行隨即前往白馬山水泥廠、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現場采訪。
在海螺川崎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等節能設備生產車間參觀采訪
海螺集團從1978年建廠的寧國水泥廠發展至今,走過了一條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快速成長之路,創建了富有特色的海螺發展模式,開辟了我國水泥行業低投資、國產化的先河,先后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國產化示范線、第一條日產10000噸新型干法線、第一個千萬噸級熟料生產基地、第一套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成為我國水泥行業的領頭羊、產業結構調整的排頭兵、節能減排的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為把水泥工業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作出了貢獻。
海螺集團的快速發展,也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親切關懷。2008年元月12日,胡錦濤總書記親臨視察,指出“海螺這幾年的發展方式、發展道路,就是我們講的怎么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希望“把海螺建成國際知名品牌”。集團上下正以嶄新的姿態,秉承“為人類創造未來的生活空間”的經營理念,奮發努力,乘勢而為,力爭早日實現總書記提出的目標。
據悉,兩家中央媒體對海螺的采訪報道將于本月中旬陸續刊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