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由于旱情加劇,連通廣西廣東的西江水位已下降至歷史最低水位,因此從廣西水運前往廣東的水泥被迫改為陸運,加大了運輸成本,廣東水泥價格因此連續多次提價。
這些天,對廣東西江流域的漁民丁小強來說,無疑是最愁悶的,因為持續不斷旱災讓西江流域水位下降至了歷史最低點,而他的打漁生意也隨之變得慘淡。
截止10月底,廣州地區旱情加劇,從廣東省氣象局了解到,廣東旱情持續蔓延,目前已造成廣東全省三百一十座小型水庫干涸,三十二點五萬人飲水受影響,預計未來短期內該省仍大部晴熱,受此影響其旱情短期內難有緩解跡象。
根據廣東防總最新的數據,十月該省平均降雨量二十四點七毫米,比常年同比偏少六成五,其中位于旱情嚴重的北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北江流域降雨量偏少九成六,東江流域降雨量偏少九成五,韓江流域偏少九成三。而旱情相對較輕的西江流域(廣東省內),降水也同比偏少了六成三。
大幅的降水減少導致廣東水庫蓄水量大幅下降。根據十月底的最新統計數據,該省大型水庫蓄水量為一百一十四點五億立方米,蓄水量與多年同期相比減少二十一點一立方米。全省共有三百一十座小型水庫干涸,大多位于旱情嚴重的粵北和粵東地區。
而在旱情嚴重的粵北韶關,當地八月至十月連續八十六天基本無雨,全市備受驕陽炙烤,土地干渴難耐,旱情四處漫延。廣東的氣象部門表示,隨著冷空氣主體的減弱和東移,廣東大部氣溫還是逐日回暖,全省最高氣溫直逼三十度,未來三天,廣東全省大部晴天多云,氣溫繼續回升。由于目前廣東汛期已告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大規模降水的可能性較小,旱情仍有可能持續。
雖然旱情使丁小強的生意變得慘淡,但同時卻讓當地的水泥價格出現了意外的上漲。據本網調查資料顯示,由于旱情加劇,連通廣西廣東的西江水位已經下降至歷史最低水位,因此從廣西水運前往廣東的水泥被迫改為陸運,而這卻加大了運輸成本,廣東水泥價格因此連續多次提價。
兩月三提價
“廣東省水泥行業新近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調價,水泥價格平均上漲50元/噸,從9月至今,廣東水泥兩月內已經三次提價,水泥價格已累計上漲了100元/噸。”廣東水泥協會某負責人對筆者表示。
據該負責人介紹,截止今年10月,此次已是廣東省兩月以來的第三次提價了,且水泥價格平均上漲了50元/噸。這位負責人表示,引起廣東本輪水泥漲價的直接原因是天氣干旱造成廣西至廣東的“黃金水道”——西江航運能力大幅下降。
西江,中國南方大河珠江的干流。在中國廣西東部、廣東西部。主流南盤江發源于云南省沾益縣馬雄山。西江是珠江主干流,河長2074.8千米,流域面積35.5萬平方千米。西江水系是兩廣交通運輸的大動脈。隨著西江水系的開發和整治,西江已成為貴州煤炭、西南磷礦外運廣東和北方地區的重要通道。
據廣東水泥協會的負責人介紹,由于礦石資源有限,目前廣東地區的水泥大部分從領省的廣西輸入,而廣西運往廣東的水泥,主要就是通過西江陸運前往廣東的。
西江斷水,直接促使廣西運往廣東的水泥價格飆漲。據統計,在本輪廣東地區的水泥漲價潮中,第一次漲價20元/噸、第二次漲價30元/噸,加上最近的又一次提價50元/噸。在短短兩個月內,廣東省的水泥價格已累計上漲了100元/噸。
事實上,按照以往數據,每年的第四季度向來是水泥行業的傳統旺季,各地建筑開工項目增加。加上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工程項目需要在今年內完成,最終導致廣東地區的水泥需求加大。“這并非主要原因,引起本輪廣東水泥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是——近期南方地區長時間的干旱,導致水泥經水路運輸嚴重不足,廣西的水泥運輸被迫大量轉走陸路,這讓水泥的運輸成本大幅上揚。”該負責人分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