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鼎鑫水泥現代化的旋窯生產線
【水泥人網】??? 打開窗戶,河北省鹿泉市副市長趙明芳深深吸了一口氣。窗外藍天白云,遠遠望去,封龍山的青青山脈仿佛觸手可及。
“七八年前,這里滿天的水泥粉塵,根本不敢開窗戶。當地流傳這么一句順口溜:鹿泉人均四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趙明芳幽默地說。
鹿泉,這里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一度空氣污染嚴重,2002年二級以上天數僅為65天;但是在2009年,鹿泉市二級及以上天數達到318天。
這里是河北省關停“小水泥”力度最大的區域,水泥產業占全市財政收入的比重由1997年的52%下降到2009年的12.5%。
這里經歷了質量提升、產業轉型的種種“陣痛”,卻最終走上了一條產業升級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路徑。歷經10余年水泥產業的不斷升級,河北鹿泉市從一個小水泥遍地開花的建材大縣發展成了現代化新型建材生產基地,從一個污染的重災區發展成充滿魅力的山水新城。
產業落后 污染嚴重
鹿泉市西倚太行山脈,東臨省會石家莊,石灰巖累計探明儲量6.5億噸,從上世紀60年代初建起第一家水泥廠,鹿泉水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水泥業的發展,帶動了采石、塑編、運輸、機械制造等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水泥及相關產業的總稅收達1.35億元,成為當時鹿泉經濟的半壁江山。
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導和限制,“小水泥”遍地開花,“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形成無序發展的混亂局面,一系列令人擔憂的問題接踵而來。
產品質量低下,市場空間萎縮。曾擔任石家莊市質監局稽查大隊隊長的鹿泉市質監局局長王振剛回憶,由于一些小水泥盲目上馬,設備工藝落后,生產條件簡陋,檢測手段不全,產品魚龍混雜,質量難以保證。“一些小水泥企業目光短淺,以次充好、惡性競爭,甚至冒牌銷售、坑害用戶,極大地損害了鹿泉水泥的聲譽,造成惡劣影響。多家媒體先后公開曝光,消費者到質監部門投訴水泥質量。可以說鹿泉水泥一度聲名狼藉,銷售價格也大打折扣。”
資源浪費嚴重,產品能耗過大。為了降低成本、獲取最大效益,一些小水泥企業濫采亂挖,資源利用率很低,1噸小水泥消耗的礦石是大水泥的1.4~1.5倍,并且無法像大水泥一樣有效地利用粉煤灰、硫酸渣等工業廢棄物。
環境污染嚴重,社會反應強烈。當時的水泥企業多為小型機立窯,粉塵污染十分嚴重。鹿泉天空常年煙塵籠罩,四季灰霧蒙蒙。全市有水泥企業160多家,年排放粉塵20萬噸,空氣質量常年處在4~5級,2003年二級及以上天數只有75天。由于鹿泉處于省會上風口,不少水泥企業距市區不過二三十公里,排放的大量粉塵,也使石家莊市曾成為唯一一家進入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后十名“黑名單”的省會城市。
“小水泥的泛濫不僅嚴重污染了環境,也對鹿泉引進外資和其他產業發展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導致區域經濟結構單一,發展活力不足。鹿泉水泥,不治理整頓沒有出路。”趙明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