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二十世紀全球資本市場所經歷的五次并購浪潮直接推動了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對我國而言,自2006年始,股改的啟動從根本上激活了并購重組市場,相關制度建設與監管架構的完善又為并購重組夯實了規范運作與風險防控的基礎。由此,“并購創造價值”成了上交所副總經理周勤業對近幾年重組市場的綜括之詞。
“下一步,完善基礎制度建設,提升重組法規適應性、適當性和有效性;提高具體機制運行效率,改善支持并購重組的外部政策環境,將是我們的工作重點。”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人士在8月5日召開的上海2010并購與融資研討會上如此表示。
促整合 推升級 調結構
多份研究資料顯示,以2006年為始,將股改的啟動、《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修改等多項基礎制度的完善視為主因,我國資本市場并購重組活動步入歷史上的高潮階段。
從宏觀上看,據統計,2006年至2009年共有141家上市公司進行以產業整合、升級為目的并購重組,累計金額8866億元,2006、2007年完成相關項目的三年平均總資產、總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增長約3倍、2倍、1倍。
具體而言,屬于國資重組的上市公司約有121家,占比高達86%,交易金額總計為8058億元。2006年進行的此類重組,完成后上市公司三年平均總資產、總收入和凈利潤比重組前分別增長了338%、200%和181%;2007年進行的此類重組,完成后上市公司二年平均總資產、總收入和凈利潤比重組前分別增長了74%、67%和65%。
“隨著資本市場的日益壯大、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影響力、帶動力的逐步提升,并購重組已成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核心組成部分。”上述證監會人士如此表示。
再從微觀上看,通過并購重組實現整體上市,一批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龍頭利用資本市場迅速做大做強,并實現公司、大股東、中小股東等多方共贏的格局。
對此,上交所副總經理周勤業在研討會上列舉了鞍鋼集團定向增發整體上市、上港集團換股合并整體上市、葛洲壩吸收合并整體上市、時代出版借殼上市等四個成功案例,詳細論證了“并購創造價值”這一邏輯判斷。
此外,2008年初,尚處第五次并購浪潮巔峰期的全球市場因金融海嘯的陡然席卷而跌入冰點,至年底并購交易額已大降39%.但在此背景下,國內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卻依舊炙手可熱、高歌猛進。
據上交所今年四月發布的《上市公司2009年度并購重組資產評估專題分析報告》披露,2009年度,滬深兩市共有95家上市公司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資產交易規模總計達3206億元,兩項指標均創下歷史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