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市長王敏正挑戰郎咸平,稱西方經濟學不合國情”——7月27日,邊陲云南昭通市的一場論壇讓原本遠隔千山萬水、職業身份并不相同的兩人同時走上了前臺。一時間類似報道見諸各種媒體。
如果說郎咸平大名鼎鼎,那么,昭通和昭通的這個“窮市長”王敏正的知名度則小得多。事實上,除了“窮市長”外,王敏正還有好幾個類似的名頭。2008年,作為一位經濟學博士上任,被稱為“博士市長”;去年,因親自帶隊去重慶推銷昭通蘋果,被稱為“蘋果市長”;今年,因進行網絡問政,被稱為“網絡市長”,而他“內心深處更希望做一個能有效改善老百姓生活福祉的‘民生市長’”。
他為什么會和郎咸平發生碰撞?近日,本刊記者對王敏正進行了獨家專訪。
窮市的機遇與論壇的緣起
昭通的確曾是個貧瘠之地。
作為云南省人口大市之一,由于歷史和自然的原因,昭通一度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經濟發展指標均在云南省倒數。昭通11個縣區中就有10個是國家級貧困縣,被稱為云南扶貧攻堅的“上甘嶺”。
近3年來,昭通發生了巨變。在金融危機中,2009年1月-2月份,昭通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就達到了83%以上;
同年一季度,該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20%……種種跡象都顯示了昭通的復蘇。
王敏正展望未來,“昭通將成為雄踞祖國西南的一座大城市,成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P>
何以有此底氣?王敏正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這來源于昭通迎來的一次歷史性機遇,這就是滇東北城市群被納入到“云南省‘十二五’規劃草案”中。
云南省“十一五”規劃僅提出了五個城市群。王敏正坦言,在多方努力下滇東北城市群被寫進了云南省“十二五”規劃。由此,云南省確立了六大城市群的戰略構想,即滇中、滇東北、滇東南、滇南、滇西、滇西北。
滇東北城市群與其他城市群都是幾個城市的聯姻不同,它自成一體,由昭通市行政區劃內11個縣區組成。
滇東北城市群如何發展?急需借助于外腦,匯智聚策。據王敏正介紹,本次“2010昊龍論壇”原本是昭通一家本地企業——昊龍實業集團公司成立十周年的慶典活動。在論壇主題征求他的意見時,王敏正毫不猶豫地確定為“滇東北城市群與產業發展”。郎咸平作為經濟名家,也是第一位來到昭通的經濟學大腕專家,自然受到王敏正等昭通人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