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日前工信部公布的18個淘汰落后產能行業中,四川水泥企業無一進入 “黑名單”。
?
究其原因,汶川地震之后,災區的重建工作,致使大部分水泥廠商盯上了四川盆地上的這塊肥肉,都想在震后分得一杯羹,于是水泥廠商紛紛入川建廠。在水泥需求較大的高峰期,外地廠商投資建廠很快解決了當時需求大于供給的問題。“不是因為四川水泥行業產能先進而是因為當時四川還在進行震后恢復重建” ,對于水泥的需求量較大,因此一些落后產能企業逃過一劫。然而,隨著災后重建工作的完成,市場對水泥的大量需求正在收縮。嚴重的供大求的矛盾日益嚴重,必然導致川內水泥行業價格大幅下降,出現微利時代,甚至虧損。
?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這是事物發展的一般歷程。在響應節能減排的號召下,落后產能必然被先進節能產品所替代。早在2008年以前,四川水泥業發展就嚴重落后于沿海地區,在當時當地企業不積極跟進其他省市采用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還在延續自己的那套落后方法生產理念,止步不前,不積極推進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不革新技術、新設備,完全沒有顧慮到自身企業的危機,只顧眼前利益,把自己擺在了被“淘汰”的位列。通過市場的自身調節,最后無利可圖,企業只能望而卻步,甘愿退出。兼并重組已成必然現象!在這場技術與智慧的較量中,落后產能企業將徹底失敗。
?
因此,四川水泥業的發展只有通過兼并重組,解決結構性過剩這一問題。淘汰落后產業,積極跟進其他先進企業的節能步伐,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轉入理性發展,才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淘汰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