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國家六部委日前發布了《關于開展推動建材下鄉試點的通知》,且以水泥產品下鄉為主。但多位市場人士10月13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由于該通知內容過于籠統,水泥企業正等待細則的進一步發布。
相關人士指出,多家水泥企業普遍關心的一個重點在于,政府對于水泥下鄉將采取何種方式補貼,而《通知》對此語焉不詳。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表示,市場銷售、直補農戶的做法是不可能繞開的,“讓所有的農民都去工廠提貨不現實,而是要從流通市場購買水泥更合適”。
他同時透露,建材流通協會正在擬定《產品經銷網點備案辦法》,將很快上交商務部。因上述“直補農戶”的操作,也可能引發為套取補貼而開虛假發票的情況。因此,政府要對銷售網點資質、發票真假、水泥企業的銷售渠道管理等有更詳盡的規定。
位于山東費縣的沂龍水泥公司一位管理人士則表示,當地政府以往采取了統購的做法,去年直接從該公司采購了10萬噸水泥,然后以較低價格向農民配送銷售,占當年其水泥產量的近六分之一。
對此,長江證券研究員鄒戈也提及,與家電、汽車的成熟營銷網絡不同,水泥現有的網絡布局還不是很完善,特別是一些偏遠的郊區。因此,部分省區很可能使用政府采購及配送的方法。
另一方面,沂龍水泥前述管理人士也表示,政府“統包”的問題之一在于水泥收購價格偏低,“去年我們用于建材下鄉的水泥價約是200元/噸,比市場價要低一些”。
哈爾濱一家水泥企業負責人也指出,希望政府通過補貼部分水泥產品價格、并維持水泥市場價的方式來推廣“建材下鄉”,否則盡管銷售上升,企業的實際銷售利潤卻下降。此外,北方地區的開工時間相比沿海城市要短四分之一,如果政府統一購買又壓低價格,將并不利于企業的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