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宜良工業園區副主任張振梁日前接受記者訪問時披露,紅獅控股集團旗下的宜良紅獅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良紅獅”)一期90MW低溫余熱發電項目,日前順利投產,這在企業實現節能降耗的同時,也標志著宜良工業,特別是傳統工業走向新型工業化道路。
宜良紅獅水泥項目由紅獅控股集團投資,是目前紅獅集團在云南投資的第一個項目,也是紅獅在宜良一次性投資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的的招商項目之一。目前規劃建設的2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總投資10億元,分二期實施。其中,一期已建成,二期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可年產水泥200萬噸,是云南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
張振梁介紹,從今年1月,宜良紅行一期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順利投產后,宜良紅獅又馬上投入到配套的純低溫余熱發電和第二期項目中。目前,一期生產線及配套建設的90MW低溫余熱發電項目,順利投產,每個月可以生產電能500萬度,可滿足企業三分之一的用電需求。二期生產線的90MW低溫余熱發電項目,預計在今年底動工。上述配套項目完工后,宜良紅獅的節能降耗工作將得到極大“瘦身”。
宜良紅獅總經理胡曙光說,宜良紅獅不僅僅是在低溫余熱發電項目上施行節能降耗工作,而是在每一道工序、流程上都盡力實現。如宜良紅獅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就近吸納、消化宜良轄區內的的粉煤灰,煤矸石、電石渣、磷石膏等60多萬噸。遠期規劃,還包括消化滇池治理后產生的污泥、垃圾焚燒后的粉塵處置,真正實現循環經濟,形成社會、環境和企業的和諧共贏。
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以及昆明市委、市政府“工業突破”的戰略布署,宜良縣工業,特別是水泥建材行業實現了新的突破,高能耗、高污染立窯水泥逐漸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裝置。其中,宜良紅獅2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的誕生,不僅使其成為云南最大的水泥生產線,而且為宜良資源綜合利用作出示范效應,促進了宜良傳統工業走向新型工業化之路。
目前,宜良正在構建“垃圾(污泥)—熱電—粉煤灰—水泥—新型建材”和“熱電—粉煤灰—水泥—新型建材”產業鏈。將城市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后作為原料(燃料)進行焚燒發電,為城市提供清潔能源,焚燒后的廢渣可用于制磚和道路路基礦渣。積極促進再生資源利用產業化,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