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在賀蘭山西麓的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巴潤別立鎮廂根達來居民區附近的一個的建設工地上,塔吊林立,鋼筋、砂石堆積如山,挖掘機、推土機穿梭往來,廠區道路、宿舍、辦公樓等輔助設施已見雛形……. 這個屬于嚴重違規的“日產2500噸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工程”正熱火朝天地施工。對此,企業負責人竟稱“國土廳不批也要建”。(見2010年11月3日《經濟參考報》)對此,人們不禁要問:企業底氣從何來?水泥業作為高能耗、高污染且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近幾年一直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對象,上項目則須經國家發改委論證和核準。然而,這家寧夏瀛海建材集團的子公司的瀛海水泥到巴潤別立鎮廂根達來建廠,不僅未經國家發改委核準,420畝建設用地也未獲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批準。顯然,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違規項目。
一個寧夏企業到內蒙建非法項目,為什么會如此硬氣?一言以蔽之,有地方政府撐腰,用項目所在地的居民聚集區黨支部鐵書記的話說,“瀛海水泥項目是旗里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據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土地利用處一工作人員介紹,就瀛海公司水泥項目征地問題,旗、盟相關負責人和公司先后幾次來廳里請示,陳述了一大堆理由,希望批準供地,企業還托過人做工作,希望予以關照,但是因該項目違反宏觀調控政策,征地不可能得到審批。廳里還跟旗、盟政府和瀛海公司講清了“弄不好要被問責的”道理和利害關系。在這種情況下,旗、盟政府不僅強行征了地,2009年9月阿拉善盟還出臺了簡化企業項目審批手續的五條措施,提出“特事特辦”、開通“綠色通道”、“適當變通,爭取項目開工建設”等。今年9月7日,盟主要負責人在阿拉善左旗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深入瀛海公司調研,責成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積極做好協調工作,為企業搞好服務”。阿拉善盟行政公署今年10月11日發出的一份招商引資情況通報中,該項目仍作為新建項目的招商成果赫然在列。在這請情況下,瀛海水泥豈能不霸氣十足!
瀛海水泥項目不惜違規頂風上馬,暴露了地方政府暨領導諸多問題。法制觀念淡薄其一。按照國家土地法和相關政策規定,征用土地搞建設項目必須經過國土部門批準。阿拉善盟和阿拉善左旗竟然在自治區國土廳不批的情況下,公然違法征地,可見法制觀淡薄到了何種程度!缺乏大局觀念是其二。水泥作為“兩高”產業和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對象,且僅20萬人口的阿拉善盟水泥產能已經達250萬噸,早已產能過剩。在這種情況下,還在上馬水泥項目,顯然與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背道而馳。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指出,“瀛海水泥項目在違法用地上與自治區國土廳幾乎是公開叫板,影響很惡劣,其公然挑釁的不僅僅是土地管理法規,甚至是宏觀調控”。危害環境和民生是其三。可以預想,把水泥場建在居民集聚區附近,巨大的噪音和到處飛揚的粉塵,不僅干擾居民生活,也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有居民就反映說,因為擔心水泥廠建成后污染環境和炸山取石破壞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的生態,居民不同意建這個項目,但征地過程中瀛海水泥霸氣十足,居民迫于各方面的壓力,不得已才把地交出去。因此,當地老百姓稱這家企業是“霸王西征”。
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是國家和地方政府必須堅持的發展思路。顯然,阿拉善盟和阿拉善左旗強上水泥項目不僅與此背道而馳,而且明顯違法違規。我們期待這一項目盡快被叫停,各地則須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