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既要做好經濟增長的“加法”文章,又要做好節能減排的“減法”文章。“十一五”期間,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在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強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實現了發展與生態的良性互動。今年1至9月,該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70.6億元(預計),實現全部財政收入27.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3%、36.6%和31.7%;上半年,全區萬元GDP能耗達到2.6925噸標準煤,同比下降0.98%。1至9月,全區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別動態削減200噸、7530.6噸……豐潤區在科學發展的征途中,邁出了新的步伐。
破釜沉舟迎難而上
多年來,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豐富的礦藏資源,豐潤區形成了以鋼鐵、水泥為支撐的產業體系,企業戶數分別達到90家和74家牞總產能分別達到2500萬噸和1200萬噸。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發展成為最強音,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益的工業經濟發展格局,帶來了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保護的巨大壓力。2007年底,豐潤區被省政府列為全省“雙三十”重點單位。
在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形勢面前,豐潤區政府沒有退縮,與省政府簽訂了《唐山市豐潤區節能減排承諾書(2008-2010年)》。按照承諾內容,豐潤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壯士斷腕的氣魄、高瞻遠矚的膽識,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節能減排攻堅戰!
節能減排關鍵在行動。豐潤區將淘汰落后生產能力作為節能減排的切入點。針對水泥機立窯企業高耗能、高污染、低產出的特點,豐潤區政府痛下決心,對轄區水泥行業進行脫胎換骨的治理。從2008年初開始,采取集中爆破和企業自拆相結合的形式,分五批對74座立窯水泥窯進行拆除。
“淘汰落后產能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為消除企業業主的內心疑慮和后顧之憂,這區主要領導帶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企業,耐心宣講國家產業政策和省市要求,面對面聽取企業主的意見和心聲。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籌措資金12000萬元,嚴格按照獎補政策標準對業主予以補償,并對提前淘汰拆除的給予適當獎勵。思想工作先行,獎補政策到位,業主們紛紛表示舍小家顧大家,全力配合支持節能減排工作。到2010年6月,這區74座水泥機立窖全部拆除,共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產能726.2萬噸,節能104.22萬噸標準煤;淘汰直徑1.83米水泥磨機21臺,淘汰直徑2.4米水泥磨機46臺,淘汰落后水泥產能400萬噸,節能3.45萬噸標煤。至此,水泥落后產能淘汰關停畫上圓滿句號。
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鋼鐵行業共淘汰300立方米以下高爐6個、20噸以下電爐21個、30噸以下轉爐3個,淘汰鋼鐵產能355萬噸,節能120萬噸標準煤。與此同時,這區還相繼取締了25家業主的32座石灰窯;僅40天,3家非煤礦山企業、11家危化企業、2家塑料廠、13家小煉鐵企業全部取締;群眾舉報的16起案件,全部查處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