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訊:11月23日,朝韓再次交火。這是近10來的第六次朝韓交火,對于這樣的局勢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對于9月13日,韓方紅十字會向朝提供的萬噸援助水泥又該何去何從呢?
六次交火大盤點 揭開受益者面紗
據水泥人網了解,朝鮮與韓國在過去的10余年內發生了六次軍事沖突。
1999年6月15日,在朝鮮船只被認為數次越過朝韓兩國水域邊界后,朝鮮和韓國的軍艦發生了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以來的首次交火。在那次交火中,一艘朝鮮戰艦沉沒,據報道朝鮮30多名船員死亡,至少6名韓國士兵喪生,十多人受傷。
2001年6月24日,韓國海軍向一艘朝鮮船只鳴槍警告。
2002年6月29日上午,朝鮮和韓國的海軍艦艇在朝鮮半島西部黃海海域的延坪島附近發生交火沖突事件。一艘韓國高速艇被擊沉,包括艇長在內的4人死亡,19至20人受傷,1人失蹤。朝鮮方面有一艘警備艇被擊中起火,估計也有30多人傷亡。這是1999年后兩國間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沖突。
2009年11月10日,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在平壤發表新聞公報說,朝鮮和韓國海軍當天在西部海域發生交火。這一事件是韓國海軍進行的“嚴重的武裝挑釁行為”,韓國當局必須對此賠禮道歉,并采取負責任的措施防止今后發生類似事件。
朝鮮中央通訊社援引新聞公報的內容說,當天正在執行正常警戒任務的朝鮮海軍警備艇為確認一個侵入朝鮮領海的來歷不明的目標而緊急出動。當地時間11時20分(北京時間10時20分)許,朝鮮海軍警備艇確認目標后開始返航。就在此時,韓國艦艇編隊尾隨朝鮮警備艇,并首先向警備艇開火。朝鮮警備艇隨即進行還擊,韓國艦艇“匆忙逃回自己一側海區”。
2010年10月29日,韓國聯合參謀總部透露,朝鮮10月29日向位于中東部最前線的非武裝地帶(DMZ)內的韓國軍隊前線警戒哨所(GP)打了兩槍,韓國軍隊也立刻進行了反擊。
韓國聯合參謀總部相關人士說:“當天(29日)下午5點26分左右,朝鮮軍隊使用被初步推測為14.5毫米機關槍的武器,向位于江原道鐵原郡近南面馬峴里最前方前線警戒哨所打了兩槍。韓國軍隊立刻使用K-6(12.7毫米)機關槍回應射擊了三槍。”
韓方相關人士表示:“我方推斷遭受攻擊的地點為前線警戒哨所下端,沒有人員傷亡。韓國軍隊在進行射擊的同時,還廣播警告了朝鮮,‘由于朝方挑釁攻擊,韓方將行使自衛權進行反擊。韓方嚴正警告,你們已經違反了《停戰協定》’。”朝鮮軍隊的前線警戒哨所和韓國軍隊的前線警戒哨所相距1.3公里。
2010年11月23日,朝鮮向韓國一側的延坪島附近發射200多枚海岸炮炮彈,其中數枚落在有居民居住的島上,導致60至70棟建筑起火或受損,至少1名韓國海軍士兵死亡,13名軍人和3名平民受傷。
作為反擊,韓國向朝鮮一側發射了80多枚炮彈,并緊急派出空軍F-16戰機趕往延坪島上空。韓軍方并下令進入局部挑釁最高應對態勢“珍島狗一號”,啟動危機管理體系,加強了全軍警戒態勢。
韓國總統李明博當天緊急召開了安全部門長官會議,下令“務必控制摩擦不再擴大”。韓國軍方也向朝鮮經軍級會談代表發去通知文,敦促朝方中止海岸炮射擊。
對于23日開火的緊張局面,本網小編有不同的看法。本網小編認為開火的主要受益者是美國。二戰期間,美國借助軍火買賣使本國經濟快速發展。現在,美國又想借朝韓戰爭來發軍火財,來緩解美國近期發生的經濟危機。
自“天安”號事件后,朝韓局勢一度陷入緊張的氛圍,雖然在“六方會談”中,中國積極緩解緊張的局面,而美國卻一直在扮演一個“潑油”的角色,目的明確 ——發軍火財。本網小編認為,此次朝韓交火,并不會進一步升級或爆發全面戰爭。
韓援朝萬噸水泥 或就此停止
9月13日,韓國紅十字會宣布將向朝鮮提供5000噸大米和1萬噸水泥等援助物資。
據了解,截止到11月9日,韓國已經運出了2000多萬噸水泥。預計,此次朝韓交火致使兩國關系惡化,1萬噸水泥的援助計劃很可能就此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