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在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接受中央主要媒體采訪時,回答了記者提出的“如何加快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問題,并全面介紹了工業領域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
李毅中表示,“十二五”的主線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調整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戰略方向,調整結構是廣義的、整體的概念,首先是一、二、三產業結構,第二是城鄉二元結構,第三是分配結構,第四是產業結構,第五是其他方面,包括社會管理方面的結構。
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主戰場,毫無疑問是工業。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又分為三個內容:一是工業自身的結構調整,二是工業的組織結構調整,三是產品結構調整。
在工業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我們的措施有三條:一是用電子信息技術、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優化升級;二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高技術、高科技產業;三是淘汰落后產能。“十二五”期間,把這三件事做好,工業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就得到了調整。
關于組織結構調整,同樣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推進兼并重組,實現強強聯合,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大公司,培育行業的龍頭企業;二是產業轉移和集聚。把大量的中小企業、沿海的加工企業等中低端的企業,向中西部轉移,要搞產業園區,把分散的、低水平的中小企業通過改造升級,集中到工業園區里,提升他們的檔次。另外,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施公司制改革,實現組織結構調整。
關于產品結構調整,主要是抓住四個要素:一是創造新品種,滿足人們需要,引導消費,拉動消費;二是優化提升產品質量,讓消費者用得放心、用得安心;三是創造品牌,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國內外知名品牌進入市場,打開市場;四是搞好服務,包括產品本身的售前售后服務,服務性行業服務質量的提高,把產品結構調整好。用產品結構的調整拉動消費,用消費拉動發展,從而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
如果概括回憶這幾年結構調整的進展,我們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重大措施就是技術改造,這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得到了共識,這方面做得比較好。新興戰略性產業的培育才剛剛開始。淘汰落后力度也不小,當然,“十二五”期間還要繼續加大力度。
在組織結構調整方面,各地方做了很多工作,特別是工業園區建設,各地各具特色,對此,要總結、提升和規范。產業轉移是新的方式,我們要抓好試點工作。
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近兩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產品品種質量的管理和結構調整方面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階段,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