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包工頭陳建軍已經在家賦閑一個多月了。他也是迫不得已——最近一個多月時間里,水泥價格漲了1倍多,遠遠超出他當初的預算,此前他在江西省撫州市承包的一段公路不得不停工了。
不僅是陳建軍,他的上一級包工頭也停了工。“一個月多月前,水泥還是240元/噸,后來每隔幾天就漲個20元,現在到了500多元/噸。按照我原先的預算,每立方米公路水泥成本是320元就可以做,但是現在已經到了450元。”陳建軍昨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我覺得現在水泥好像是全國聯網似的,大家討論一起漲,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就在陳建軍賦閑在家的同時,1月4日,國家發改委頒布了《反價格壟斷規定》和相關執法程序規定兩個實施細則,同時公布了對國內行業協會的第一個反價格壟斷處罰決定。
陳建軍遭遇的水泥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當地水泥行業集中度大幅提高導致的。最近幾年,江西省水泥行業掀起了聯合重組風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公布的信息顯示,2009年,江西大型水泥集團在并購重組方面有了重大進展,兼并重組涉及整合水泥產能近2000萬噸。通過兼并重組等整合,江西省水泥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產能集中度達到60%。
不僅江西省去年水泥價格大幅飆升,浙江、河南、安徽等區域水泥價格去年都呈現大幅上漲的態勢。區域水泥價格大幅上漲的一個背景是,近幾年各個區域水泥企業紛紛開展兼并重組,水泥集中度大幅提高。
廣東一家大型水泥企業高層告訴本報,“以前廣東省水泥價格也很難提價,但隨著集中度提高,就剩下3家大型水泥公司和一些小公司,3家公司就可以商討價格,小公司就會跟上來,在市場淡季的時候,大家可以商討共同減產,避免降價。在集中度提高以前,廠家太多,根本沒有辦法商討。”
據相關人士介紹,今年長三角地區水泥價格反彈背后,是大企業對市場的健康成長、市場的維護有了逐步的認識與共識,沒有這個前提,不會有去年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