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因近期澳洲遭受大暴雨等天氣影響,國際煤價呈現快速上漲態勢。與此同時,雖然國內進入用煤旺季,但國內煤炭價格卻逆勢而跌,昨日海運煤炭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有國內“煤炭價格風向標”之稱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出現連續六周下跌,其中,發熱量5500大卡煤炭由11月24日的最高點805元/噸一路下跌,目前降至775元/噸,不到兩個月下跌了30元/噸。
國內煤價逆勢下跌
澳大利亞是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國,但進入冬季(北半球)以來,澳大利亞經歷著50年來最嚴重洪澇災害。由于洪災發生在澳大利亞主要產煤區的中心地區,給煤炭生產和運輸均帶來巨大沖擊,澳洲出口煤大減,助推國際煤價繼續保持高位。1月14日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NEWC動力煤價格指數突破130美元/噸大關,達到136.30美元/噸,漲幅為4.93%。
但國際煤炭價格的上漲并未傳導至國內。
昨日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平均價格較上期每噸再次下降3元,均價為773元/噸,降幅0.39%。該指數價格已連續六周呈現下跌態勢。
秦皇島煤炭網的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國內進口煤炭主要來自于印尼、澳大利亞、越南、蒙古以及俄羅斯,從量上來看,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只占進口煤炭總量的1/5多一些,因此,澳洲煤炭的上揚對國內煤價的提升起不到太大作用。
電廠存煤及政府調控所致
對于今年用煤旺季,國內煤價不升反降的怪現象,國內煤炭市場專家李朝林表示,出現這種情況與今年國內電廠前期存煤較多,且煤炭價格受政府打壓的關系較大。受到通脹壓力增加的影響,2010年末發改委曾多次表態煤價上漲會帶動下游企業成本增加,并要求國內主要煤炭供應企業尤其是央企不得帶頭漲價,此外發改委去年還罕見地明令要求2011年重點電煤合同不得漲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