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水泥供給由市內為主,友鄰(市、縣)供給為輔。從市內和友鄰(市、縣)供給情況分析,供給遠遠大于需求。
1.市內水泥產能(供給)暴漲
從表上可以看出:水泥產能利用率明顯偏低,即產能過剩表現。
2.友鄰(市、縣)水泥入渝勢不可擋
水泥屬區域性產品,不屬于行政配置的區劃產品。因此,與重慶相鄰的邊界水泥將勢不可擋地流入重慶。
友鄰(市、縣)水泥30%左右瞄準重慶市場,特別是廣安、達州水泥40%左右瞄準重慶市場。
水泥供給大于需求不可逆轉。有一個簡單道理告訴我們:產能過剩是“三結合”造成的,產量過剩則是老板各自為政決策造成的;產能過剩是盲區,產量過剩是災區。
挑戰之二:生產要素走俏與生產成本走高
去年底,重慶水泥新型干法水泥燃煤已超過900元/t,個別企業達到1100元/t。從發展趨勢看,煤、電、運上漲不可逆轉,煤、電、運在成本中所占比例(70%)還將上升。“十二五”期間重慶能源供應有缺口。
挑戰之三:企業過度競爭與行(企)業效益下滑
2010年,全市水泥行業虧損342萬元,應收帳款(同比)上升28.2%。
良機大于挑戰,辦法多于困難。實踐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日子難過年年過,年年過得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