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成為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后,首只試水的大盤股。
6月19日,中信重工此次IPO的路演推介會,在位于深圳福田區香格里拉大酒店二樓宴會廳舉行。上午九點,包括中信重工董事長任沁新在內、由數位高管組成的路演推介團隊一行五人準時出現在了推介會現場。
與以往大部分公司的路演日程設置不同,中信重工此次以上海站作為其此次推介會的出發地。6月18日的上海站推薦活動中,中信重工的推介團隊已經完成了四場推介活動,其中包括三場一對一推介、一場一對多推介。
“上海的路演現場比較火爆,共有近80家機構和約100余位代表,參加了上海站一對多的路演。”參加了中信重工此次上海站推介會的一位機構人士向記者透露。
在其首場路演現場,中信重工的主承銷商中信證券給出的建議詢價估值區間為5.4元-6元。
除此之外,在6月19的路演現場,中信重工推薦團隊提及的一個數據,成為了當天推薦會關注和爭論的焦點。
當日推介會開始不久,來自于中信重工推介團隊的代表便開始了其長達十分鐘的概況介紹。
“這是新股發行推薦會的必經模式,一般來說都沒有什么太大的亮點,比較概要。”當日參加深圳站路演的一位機構人士告訴記者,“但就在即將總結呈辭時,現場投影屏幕上播放出來的一個柱形圖表,一下子吸引了在場機構人士的眼光。”
“從訂單總量上來看,目前在手訂單約為260億,是歷史上訂單總量最高的一年。”該發言代表不經意的一句話,讓在座的機構投資人士眼前一亮。
“隨后的提問環節中,雖然也有包括‘企業未來的高成長領域’、‘如何保持毛利率水平’、‘技術的先進性’等方面的提問,但現場更大的焦點則集中在了對這260億訂單的有關問題上。”上述參加深圳站路演的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公司2012年的260億訂單是否落實?交付期是不是比較長?”“2012年礦山設備的收入確定性有多大,多少是在手訂單?國內占比比重?”“截至4月底在手訂單是260億,訂單的大致構成如何?”“今年新簽訂單的情況怎么樣?今年簽了多少?全年新簽訂單的計劃大概多少?與去年比起來是什么樣的情況?”
數個有關“260億在手訂單”的問題,在一個小時內拋向了中信重工IPO的路演團隊。
中信重工有關負責人透露,截止到2012年的4月底在手訂單260億元,分布在公司7大板塊業務中,而其中礦山的產業、節能環保、建材成套設備、冶金這四大板塊便占其中90%。其中最多的為礦山產業,占訂單總數的30.1%,最少的為冶金行業,占到12.9%。
對于今年的新增定單量,中信重工有關負責人士表示:“今年內部新增訂貨總量的計劃是150億,1到4月份已經完成了80億,未來還有8個月,將會高于150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