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國水泥行業陷入困境,不僅水泥價格大幅下滑,而且嚴重滯銷。在這股“寒流”下,鹿泉市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轉變依靠單一水泥產品規模取勝市場的傳統發展方式,把發展的重點轉到提升技術、開發高標號特種水泥和發展循環經濟上來。
水泥行業“倒春寒”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從年初開始,有部分水泥窯停了2個多月。”鹿泉市金隅鼎鑫水泥公司黨委書記馬樹立告訴筆者,今年水泥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的狀態,已經是絕對過剩。鹿泉金隅鼎鑫水泥由北京金隅股份公司全資控股,下設四個分公司和一個子公司,是水泥、熟料產銷1000萬噸的國有大型現代化水泥生產企業。
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產能達25.98億噸,但全年國內水泥實際消費量是20.85億噸,富余程度達24.6%。今年1月,水泥價格387元/噸,比上年同期低34元/噸,2月、3月平均價格也較2011年同期有很大差距。專家預計,水泥市場已經從局部過剩,轉入普遍供大于求,并且這樣的局面將延續到2014年。
“當前我省水泥行業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水泥價格同比下滑,水泥行業出現凈虧損。”省建材工業協會信息部部長張彥武告訴筆者,目前市場需求量僅為去年同期的50%左右,水泥產銷量和價格均比去年同期下滑。3月份我省水泥平均售價為306元/噸,比去年同期低18元/噸。
市場的變化讓水泥企業不得不接受這股“倒春寒”。今年前兩個月,金隅鼎鑫累計完成熟料產量96.08萬噸,同比減少25%;完成水泥、熟料產銷量74.45萬噸,同比減少47%;實現營業收入15841.03萬元,同比減少53.02%。
“目前,我們正在落實第二輪停窯計劃。”馬樹立介紹,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和區域內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不利局面,公司確立了突出創新重點、掌握關鍵技術的發展理念,加大科技投入比例,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集中力量搶占發展制高點,實現創新驅動、綠色發展。
靠科技創新推動水泥產品從低端邁向高端
“煅燒溫度比普通硅酸鹽水泥熟料低100℃,可降低煤耗10%以上,產品具有凝結時間快、強度高的特點,適于搶修施工或冬季施工。”談到一款新產品的研發,金隅鼎鑫質量管理部副部長馬軍民興奮地說。
這是一款根據當地周邊資源研發的“改性硅酸鹽水泥”。該產品的研發,填補了省內空白。馬軍民告訴筆者,除了改性硅酸鹽水泥,最近研發的62.5強度等級水泥也開創了我省水泥行業的先河,并進入少量生產階段。據介紹,在保證同樣混凝土強度條件下,使用62.5強度等級水泥,可以替代大量其他低標號水泥,或者在同等用量條件下,減小混凝土的體積,提高建筑物的使用空間。在發達國家,這一產品主要用于特高強混凝土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