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泉,為有源頭活水來,才能在茫茫沙漠覓得一方綠洲。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探尋企業轉型升級,疏導市場活水的道路上,也在一直尋求能提供融資“泉眼”的金融合作伙伴。眾里尋他千百度,在與諸多金融機構接洽后,它與在金融市場不斷創新突破的交通銀行(601328)不期而遇。
初次試水,一拍即合
2007年,水泥行業因產能過剩迎來一波重組并購熱潮,中國建材集團與浙江水泥、虎山集團、尖峰集團(600668)、江西水泥(000789)達成合作意向,通過聯合重組的方式組建了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隨后的發展大潮中,南方水泥力挽狂瀾,成為中國水泥行業整合發展的典范。
南方水泥與交通銀行的淵源,可以追溯到2007年在上海注冊成立后與上海交行的第一次金融合作。而隨著其營運總部在杭州的設立,更是結下了與交通銀行浙江省分行的不解之緣。
當時的南方水泥,正在水泥行業縱橫捭闔,大舉推進在浙江省內的水泥行業聯合重組,但是其收購的企業卻因長期產能過剩和效益欠佳,面臨著嚴峻的融資瓶頸。這時,浙江交行靈敏地嗅到市場商機,率先富有魄力地為南方水泥下屬虎山集團提供了重組后的首筆貸款,至2008年末全省范圍內對南方水泥的授信支持達10.06億元。伴隨著浙江交行在省內的市場拓展和機構擴展,南方水泥在全省開展區域發展的計劃顯得更加如魚得水,雙方從此一拍即合,鑿開了合作發展的源泉。
聯合并購為南方水泥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而交行為它注入的首筆貸款資金,則有力地推動機遇轉化為現實。2008年的南方水泥,已是產能突破l億噸的區域市場排頭兵。
再度牽手,盤活資產
2009年在當時整體信貸環境寬松的背景下,被業內譽為“引領中國水泥結構調整的典范,為中國水泥行業創造了一個奇跡”的南方水泥,憑借其不斷壯大的業務規模和央企背景,引來金融機構的蜂擁,融資規模迅速擴大。
但是交通銀行提前一步看到了企業在迅速擴張之后融資方式即將面臨的新問題。在經濟運行的高速軌道上,信貸環境松緊有時,政策調控避無可避。在結束一輪寬松政策之后,必將迎來緊縮調控,如何探索新的業務發展模式,不久之后一定會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而南方水泥,也在冷靜地思索能持續滿足企業融資需求的發展渠道。雙方再一次想到了一起,坐下來面對面討論可持續發展的融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