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隨著水泥需求旺季來臨,華東地區水泥價格持續上漲。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走訪了華東地區部分水泥企業,多數水泥企業負責人均表示,與7、8月相比,近期公司銷售情況確實有好轉,目前庫存較低,約在50%的水平。多位企業負責人看好四季度水泥價格走勢,認為價格還會上漲,只是上漲幅度不大。有樂觀的預計,四季度區域水泥價格還將會有30-40元/噸的漲幅。
產能過剩依然嚴峻
中國水泥研究院分析師楊志云認為,需求上升帶動庫存下降,而供給端方面企業仍在控制生產,因此短期內價格上升并不奇怪。但是,一旦足量生產后,華東庫存或許會重新上升,存在價格回落風險,企業協同依然是關鍵所在。
據了解,早在2004年,浙江水泥產能就已經開始過剩。實際上,水泥產能過剩,已經是目前整個華東區域乃至全國范圍內的問題。
近年來水泥全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不斷加大,2009年-2012年共淘汰落后產能將近6億噸。相關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淘汰水泥落后產能3.7億噸,其中2010年淘汰1.4億噸,是之前四年淘汰總量的61%。2011年我國淘汰水泥落后產能1.66億噸,任務完成率108.2%,比2010年淘汰量增加2524萬噸,增長約18%。2012年淘汰的量比2011年還要多出30%。
不過,楊志云指出,雖然經過大規模的淘汰落后產能,但是目前產能過剩仍然嚴重,主要是因為立窯被淘汰后,基本剩下都是較為先進的新型干法窯,因此再次淘汰的力度將會大大減弱。而新增的產能基本以新型干法為主,并且規模都比較大。
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累計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570條,設計熟料產能15.33億噸,實際熟料產能達到17億噸以上。目前仍有150余條的在建生產線,預計熟料產能超過2億噸,預計最終熟料產能將達到19億噸,折合水泥產能大約超過26億噸。而2011年全年水泥產量也僅為20.6億噸,產能嚴重過剩。
此外,隨著生產線的調試和技改,很多生產線生產能力都已經超過了此前設定的產能。據浙江水泥企業負責人介紹,浙江新批的生產線不多,但是已有產能已經大大超過了目前的需求。他指出,目前浙江通過審批的產能約在1.4億噸,但是實際產能可能會達到2億噸。舉例來說,審批時一條4000噸的生產線,經過磨合之后,實際生產能力甚至可以達到6000噸的水平。
根據工信部數據,2011年水泥行業熟料產能利用率在77.2%,水泥產能利用率僅有73%,熟料和水泥平均產能利用率只有75%。雖然通過停窯人為控制供給壓低了部分生產能力,但是產能過剩對行業的影響仍然非常明顯。2012年上半年,面對低迷的需求,停窯限產也難以穩定價格,帶來價格持續走低。
如果有重大基建項目刺激需求,水泥消費量有望增長。不過,根據楊志云預測,東部的水泥消費量可能已經達到峰值,未來需求量可能會增長乏力,東部企業有可能不得不率先面對產能利用率降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