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的發展,非常符合赫爾曼·西蒙教授的隱形冠軍理論—在本行業取得明顯競爭優勢,超出客戶預期之后,開始了全球化。
產品如何適應本地化
三一在國際上也遭遇到很多挑戰,第一個就是產品和服務。我們能在國內獲得成功,主要是基于對本土客戶需求的深刻了解,這是三一等很多企業在中國成功的主要原因。
我們用簡單的出口模式去做全球市場,就會碰到障礙—我們對海外客戶需求沒有深刻了解,也沒有辦法滿足各個國家不同的技術標準。這時怎么辦呢?一個是通過直接投資或者并購,或者通過任何方式合作,建立研發和制造體系,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為當地客戶,提供滿足其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這是全球化的必要一步。
現在,三一可以提供從印度簡化版的、經濟適用性的設備,到德國高端精密化的設備,實現一個全球最佳的產品戰略。我們經過這么多年國際市場的開拓,理解了一點—世界上沒有絕對概念上的好產品或壞產品,滿足本地客戶需求的才是好產品。
擺脫中國制造負面形象
第二個挑戰是品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候,沒有自主品牌,就只能在價值鏈的低端茍活。但自主品牌建立,都要從“中國制造”的整體負面形象開始,要對品質和服務,對客戶價值有長期執著的投入。要有心理準備,可能有長時間虧損,或者長時間投入,自主品牌才能真正擺脫中國制造的負面形象,讓大家接受你是一個高品質的品牌。三一參與了一些標志性建筑,比如世界第一高樓的建設,比如智利礦難救援,將“中國制造”新形象展現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