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企業如何踐行社會責任理念,華潤集團用賀州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和希望小鎮的實踐作出了回答。
倡導循環經濟
在廣西賀州華潤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區,一條“電廠—水泥廠—啤酒廠”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已初具規模。
項目的初衷,就是要在華潤電力、華潤水泥和華潤雪花啤酒三廠之間,實現不同產業的工業廢棄物、污染物的循環利用,最終達到示范區內污染物低排放或零排放的目標。
華潤認為,這一項目響應了國務院《循環經濟促進法》,參與西部開發的同時,保護環境,有效利用資源。同時,這也是華潤在推動主營業務內部協同以及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一次嘗試。
根據測算,示范區建成后,運營期可實現每年節能降耗標煤29.29萬噸,節水78萬噸,廢水處理復用263萬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6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250噸,每年綜合利用粉煤灰92萬噸、石膏44萬噸、爐渣10萬噸。
而賀州的實踐也讓華潤看到推廣這一模式的前景。在貴州畢節、呂梁興縣等地發展循環經濟產業園的計劃已提上日程。
關注農村發展
如果說循環經濟產業園是華潤將社會責任融入經濟發展的一種嘗試,2008年11月破土動工的華潤百色希望小鎮,以及此后陸續動工的西柏坡華潤希望小鎮、韶山華潤希望小鎮、古田華潤希望小鎮以及遵義華潤希望小鎮,則記載了華潤投身公益的歷程。
“作為國有企業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華潤的希望小鎮不但提供了一個樣板,而且還開創一種全新的模式。”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兼鄉村建設中心主任溫鐵軍曾這樣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