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泥廠民國住宅區歷史風貌區是民國時期高級住宅區的典型代表,如今區內許多民國建筑年久失修、逐漸破敗,甚至被燒毀,亟待保護。昨天,市規劃局就《江南水泥廠民國住宅區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向公眾征詢意見。
有著近80年歷史的江南水泥廠,是南京一處重要的工業遺產。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京特、辛德貝格等國際友人在此設立難民區,保護和挽救了大批南京百姓的生命,更賦予這個老廠獨一無二的歷史價值。今天廠區內,京特、辛德貝格等人的故居,救護難民的診所“小黃樓”,以及日本投降后關押日俘的營區等歷史建筑,依然掩映在法桐濃密的綠蔭下。根據規劃,造型獨特、位置醒目的小黃樓與京特故居兩棟建筑,將進行功能置換和環境改善,成為風貌區的標志性建筑和象征。
本次規劃提出,風貌區內的新建建筑,應盡量符合整體風貌。在細部設計上,應考慮規模、高度、色彩、體量、立面風格、門窗比例以及與附近歷史建筑的組合效果,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建筑檐口高度應在9米以下,建筑色彩應采用米黃、青灰、紅褐等與風貌區相協調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