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江天集團董事長方勇軍的儒商形象在黔贛兩地早已聲名遠播,其締造的江天水泥品牌在遵義乃至省內也有口皆碑。現今,身為貴州省人大代表、遵義市工商聯副主席、遵義江西商會會長的方勇軍卻萬分糾結,原因是6年前他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經營管理,如今產能已達15萬噸的遵義凱泉水泥廠,卻因遵義市工商理局的一紙行政處罰決定而身陷“姓公姓私”的紛爭之中。
姓公姓私?
凱泉水泥公司前身名為遵義凱泉建材有限責任公司,原獨資股東系國有參股的遵義江南航天緊固件有限公司。2006年6月6日,江南公司將凱泉建材有限公司除土地外的全部水泥生產線、廠房及生產設備轉讓給方勇軍作為法人的貴州遵義江天水泥有限公司,雙方就此簽訂了《資產出讓經營協議》。同年9月22日,凱泉建材公司向工商局提出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要求將名稱變更為凱泉水泥公司,同時,要求將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為方勇軍。同年9月27日,以上申請均獲得遵義市工商局準予。3年后,江南航天緊固件公司與方勇軍、詹孝軍、金水志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將該公司持有凱泉水泥公司的100%股權分別轉讓給上述3人。2009年3月5日,凱泉水泥公司向遵義市工商局申請辦理股權變更、公司類型變更以及營業期限變更的工商登記。3月24日獲該局準予。至此,遵義凱泉水泥公司正式由國有控股企業變身民營企業。
據原貴州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涂繼祥介紹,遵義凱泉水泥廠是1985年建的五小企業,建成后每年生產水泥1萬噸左右,截至2005年7月,水泥廠因經營不善已虧損200多萬元,職工紛紛鬧事。隨后,貴州航天精工在兼并遵義江南航天緊固件公司的過程中,將凱泉水泥廠關閉并決定將其5年的生產經營權出讓。當時有3家公司競標,最終方勇軍的公司以280萬元的最高價以及兩年內分3次付清款項的條件取得就地生產水泥經營權。而隨后的股權轉讓均有據可查。既然如此,糾紛如何產生的呢?“我們因2011年12月22日收到航天精工遞交的投訴材料,對此變更進行了初查,2012年2月27日開始立案調查,通過近半年的調查取證、聽證以及下達整改通知,于同年9月21日下達了處罰決定。”2013年2月17日,遵義市工商局注冊登記科科長魏長貴說,該局認為,原股東“遵義江南航天緊固件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16日已更名為“貴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而在上述兩次辦理變更登記中,凱泉水泥公司提交的登記資料加蓋的印章均為更名前的公司名稱。據此,該局認定凱泉水泥公司所提交的資料為虛假資料,已構成向工商登記機關提供虛假材料,并依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第二款、第六十九條之規定,作出上述行政處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