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發展進步,水泥企業逐步改變自身“污染大戶”的形象,通過發展循環經濟消納工業廢物 。日前,海南省昌江華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華盛公司)被國家發改委評為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企業在低溫余熱發電、綠泥處置等方面的成績得到業內肯定。
華盛公司所處的昌江縣擁有海南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同時也是海南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基地。但正如海南省省長蔣定之所說,海南最大的優勢是生態環境,金山銀山也要為綠水青山讓路。為此,昌江選擇了發展循環經濟,昌江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近年來在變廢為寶方面成績顯著,而華盛公司是其中的排頭兵。
余熱發電 節能減排
顛覆傳統水泥企業給人的印象,科學節能減排也能創造收益
記者在華盛公司采訪時發現,這家企業雖然生產水泥但看不見煙塵,廠區內綠樹成蔭,徹底顛覆了傳統水泥生產給人的印象。余熱發電等技術的運用,更讓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邁上新臺階。
2005年開始,海南省第一條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線在昌江投產,緊接著,二期、三期5000t/d和四期12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線先后投產,華盛公司水泥 行業 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雖然水泥生產線在國內較為先進,但生產過程中仍然有大量350℃以下的純低溫 廢氣 余熱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的 能源 浪費仍很驚人,同時溫室氣體排放也污染了環境。
2005年,華盛公司在資金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投資6000萬元,啟動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利用水泥熟料煅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余熱生產過熱蒸汽,借以發電。經過一年努力,華盛公司成功地把排放到空氣中的廢 煙氣 余熱 回收 利用。
余熱發電項目主要利用水泥窯頭熟料篦冷機和窯尾預熱器的廢氣余熱進行發電。這一項目成功運行后,不僅成為海南首個、也是全國水泥行業第二個正式獲聯合國簽發減排量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
節能減排要投入巨額資金,正因如此,很多企業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不高。但華盛公司負責人認為,這是一個認識誤區,節能減排的確需要巨額資金投入,但科學節能減排,也能創造巨額效益。
數據顯示,利用余熱發電,華盛公司一期工程每年減少約3.6萬噸二氧化碳氣體排放,節約生產成本2000多萬元。同時,余熱發電能成功把熟料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余熱回收,每年可節電4800萬千瓦時以上,年節能量超過1.6萬噸標準煤。因為余熱發電帶來的二氧化碳減排,華盛公司通過CDM交易,每年可獲得國外合作方給予的300多萬元補償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