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6日,已披露年報的15家水泥制造上市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116億元,較2011年同比減少約96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水泥價格上漲,下游需求加大,水泥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有望逐步改善,業績拐點或將出現在二季度。
半數公司盈利下滑超六成
冀東水泥公布2012年年報,2012年實現凈利潤1.25億元,同比下滑91.84%。此前公司公布的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1.8億元,同比下滑88.19%。公告稱原因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局部水泥市場供需失衡、需求疲弱、價格大幅下降。
數據統計顯示,15家水泥制造上市公司中,凈利潤同比下滑的公司有13家,其中凈利潤同比下滑超過六成的公司有8家,其中四川雙馬凈利潤同比下滑達94.8%。
中國水泥研究院院長張敏告訴記者,2012年年初全國水泥平均價格在360元/噸的全年高位,之后震蕩向下,8月底達到年度低點309元/噸。之后出現拉升,在11月中旬達到338元/噸,后小幅回落至328元/噸,全年降幅在8.9%。
而水泥產能過剩的問題也愈發凸顯。中國水泥協會統計顯示,2012年全國新投產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24條,全年新增水泥熟料設計產能1.6億噸。截至2012年底,全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637條,設計熟料產能達16億噸。
中國水泥網數據顯示,我國2000年水泥產能5.97億噸,而到了2012年水泥產能則高達22.12億噸。在供大于求的重壓下,2012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為657億元左右,較2011年下降了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