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作為新疆地區最大的水泥企業——天山股份(000877)發布2012年年報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億元,同比下滑71.8%,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公司凈利潤則下滑75.47%。此外,公司現金凈流量為3.2億元,同比跌幅驚人,高達71%。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天山股份2012年通過對外投資及收購項目等形式大規模地擴大產能,新增水泥產能千萬噸以上,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但水泥售價卻出現較大幅度下跌。此外,海螺水泥(600585)借助入股青松建化(600425)而進駐新疆,使新疆水泥競爭更為白熱化。
凈利潤跌幅逾七成
整體經濟下行與產能過剩,致使2012年水泥行業一片慘淡。經中國水泥協會初步核實,2012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為560億元,較上年下降近50%。
即便是在被業內稱之為水泥市場新圣地的新疆地區也未能幸免,甚至比全國降幅水平還要厲害。來自中國建材聯合會2012年全國建筑材料工業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新疆水泥行業實現利潤8.97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7.25億元,同比下滑65.79%。
天山股份作為新疆地區的龍頭企業,也是中材股份旗下的大型水泥企業,它的業績變動對區域市場更具有風向標意義。年報顯示,天山股份201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1億元,同比降幅71.8%,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實現凈利潤2.7億元,同比下降75.4%,這是3年來公司首次出現業績大幅下滑。天山股份在年報里坦言,公司水泥銷售價格下降,引起收入減少與利潤降低。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致電天山股份董秘劉洪濤,但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中銀國際研報透露,天山股份去年前三季度水泥及熟料平均不含稅銷售價格為339元/噸,噸毛利75元,噸凈利為19元,而去年同期的銷售價格、噸毛利和噸凈利分別為456元、161元和70元左右,同比降幅明顯,主要原因在于新疆和江蘇地區水泥價格的下降。
“除了價格下滑之外,產能過剩,銷售達不到一定的量,那業績自然不好看了。”張金營表示。根據中國水泥協會的數據,上半年新疆地區投產10條生產線,新增產能1457萬噸,是2011年全年新增產能的86% 。中銀國際研報稱,天山股份2012年有多條生產線建設完成或正在建設,若按照預期投產,則新增產能1000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