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海螺為探索出一條適合公司實際的培訓管理模式,積極利用現有資源,以跨專業互培、“請進來”、幫扶人員現場指導等方式,切實將各項培訓融入到了員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公司員工也通過參與培訓和自我學習,努力提高語言溝通能力和技能素質,促進公司軟實力的逐步提升。
在南加海螺公司項目建設現場,溝通障礙是日常工作和生活要面對的首要障礙。為有效破解這一難題,南加海螺在初步搭建起公司培訓體系的基礎上,以語言培訓的常態化開展為突破口,促進公司不同國籍員工之間的文化溝通與交流,并在循序漸進的推進中,既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也使員工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淺。
公司員工從最基礎和最實用的日常詞匯開始,努力克服母語在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上的差異。印尼籍員工對漢語拼音“si、shi、ci、chi、quan、qi”等發音困難,而中國籍員工對印尼語彈舌音“r”的發音也很難掌握。針對這一難題,公司中國籍印尼語翻譯通過學習心得分享和課堂上發聲部位與發聲方法練習,糾正了參培學員的錯誤發音,部分員工基本能夠掌握發音技巧,并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中學以致用,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辦公室朱婷婷初到時覺得印尼語發音模式接受不了,但工作和生活中總歸要與印尼籍員工打交道,過度依賴翻譯會給自己帶來種種被動,不跨過語言學習中的一道道坎,有種“啞巴吃黃連”的感覺。她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學好印尼語”。通過多次參與印尼語知識培訓和實際工作中的反復運用,現在她已基本能與公司印尼籍員工進行日常交流了。
供應處的周中平經常出差到Tabalong縣附近和省城班加馬辛采購各類物資。剛開始,沒有翻譯就像沒了拐杖的殘疾人,寸步難行。通過自學和參加培訓,如今他也基本不需要翻譯就能夠獨立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