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一直在為加價而努力的電企終于等到了絕佳機會。據國際金融報報道,日前有消息稱,五大電力集團已經聯合上書相關部門,希望盡快調整電價。
今年西南大旱,水電發電不足造成南方局部地區電力供求缺口拉大,這讓“年年呼喊虧損,日思夜想電價漲”的發電企業再次有了漲價的理由。
電企要求漲價的理由之一,是煤炭漲價預期強烈。受西南大旱及近期煤礦事故頻發影響,煤炭價格開始抬頭。4月第一周,秦皇島煤炭價格出現10周來的首次上漲,平均價格比前一周上漲1%,煤炭庫存808萬噸,下降5%。國際煤炭價格呈震蕩反彈趨勢。這也意味著,電企的燃料成本增加。
?有數據顯示,貴州省日電力缺口仍高達5000萬千瓦時,云南目前仍有20%左右的電力缺口。由于電力缺口加大,南方地區用電將越來越倚重火力發電。西南火力發電企業都是滿負荷運轉,但企業每多發一度電,就多虧損一分,企業生產積極性大受影響。夏季用電高峰即將到來,而從目前的旱情看,水電短期內難以恢復,必將影響到今年夏季用電。
面對上述種種,電企惟一想到的辦法就是提價。也許在電企看來,此時是電價調整的最佳時期。
然而,國家發改委上一次上調電價是2009年11月20日,距今還不足半年,再次調價勢必讓政府承擔不小壓力。特別是今年經濟增長正遭遇越來越大的通脹壓力,頻繁上調電價恐成通脹的誘因之一。顯然,為進一步遏制通脹,政府將對水電等資源價格調整慎之又慎。
面對國家宏觀調控的壓力,發電企業此次似乎找到“必須漲價”的理由。然而,考慮到今年CPI維持在3%的大局,可以預見,為了防止通脹,即使電價上調,也不可能一次調整到位,小幅調整已是最好結果。
有業內專家初步預計,如果這次電企的聯名奏效,電價上調幅度應該在每千瓦時漲1分至1.5分,這樣既能夠維持電力企業生機,又不會對社會造成太大影響。如果政府堅持不調價,那么,有可能對西南火力發電企業進行一定的財政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