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河南省水泥工業在產業結構調整、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新型干法水泥等先進生產技術比例不斷提高,技術創新持續推進,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升,節能減排成效明顯;發展循環經濟模式穩步推進,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發展最快的時期之一,也是發展水平最高、發展質量和發展效益最好的5年。
?2010年,河南省水泥產量1.1643億噸。“十一五”期間水泥產量年均增長13.7%,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產業技術結構不斷優化。2010年全省新型干法熟料產量占全部熟料產量比例達到98%,比2005年提高了82.3個百分點,產業組織結構進一步優化;水泥工業技術、裝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省日產5000噸熟料以上水泥生產線的產能占全部新型干法熟料產能的68.71%;2010年,全省生產規模1000萬噸以上的天瑞、中聯河南、同力3家水泥企業(集團)水泥熟料產能占全省總產能的49.47%。
?2010年全省水泥工業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各類工業固體廢棄物達6000萬噸。水泥工業純低溫余熱發電得到大面積推廣,日產2000噸以上新型干法生產線建成余熱發電項目,年可實現節約85萬噸標煤,CO2年減排230萬噸;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廢棄物、有毒有害廢棄物、城市垃圾、污泥等綜合利用工程,以及以可燃性廢棄物替代燃料的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
“十一五”期間河南省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大競爭優勢的領軍企業,這些企業包括河南中聯水泥、天瑞水泥、同力水泥3家全國性和區域性大型水泥集團,國內特種水泥制造業中居領軍地位的登封熔料、鄭州長城特種水泥,國內最大的泡沫混凝土研發、裝備制造企業河南華泰建材開發有限公司。
“十二五”發展環境趨好
未來10年是河南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但總體機遇大于挑戰。河南省委提出了以河南為主體,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的戰略構想。
水泥工業與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是國民經濟發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工業之一。今年,省政府在產業轉型升級、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民生工程等領域,第一批選擇了380個重點項目,其中要開工項目106個,要建成項目74個,計劃完成投資1800億元以上,與去年相比,總投資增長40%。其中,高速公路、機場、廉租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的進一步提升,為水泥工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間。
今年全省高速公路建設確保完成投資190億元,為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2012年突破6000公里打下堅實基礎。以豫西地區高速公路及跨省通道、國道主干線拓寬改造為重點,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網和國、省道干線公路網,全力加快洛陽至欒川等20個、1497公里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建成通車鄭民高速鄭州段等181公里,完成連霍高速鄭州至洛陽段八車道改擴建等106公里,確保機場至少林寺等項目開工建設。爭取京港澳高速漯駐段、駐信段等改擴建項目實質性開工,力爭開工盧氏至西坪等項目。
廉租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納入重點項目,2011年確保開建1100多萬平方米、22萬多套;加快鐵路系統棚戶區改造,確保開工80萬平方米以上;產業集聚區,鼓勵用工量大的企業自建公共租賃住房。
“十二五”時期,隨著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經濟發展的高速增長,水泥產品市場需求增長持有較大潛力,水泥工業進入加快轉型升級新階段,期間既有諸多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