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隨著上游煤炭產業的整合度逐漸提高,水泥企業收購煤礦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同時,也有業內專家提出質疑,盡管水泥企業向商品混凝土延伸,有掌握上游資源、資本雄厚等眾多優勢,但同樣容易出現產能過剩,形成賣方市場,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
“我們公司也正在調整發展方向。”4月23日,接通電話時鄒建坤正在做調研。他告訴本報記者,從今年1月份起,公司已經做了3個月前期調查工作。
鄒建坤是煙臺三菱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菱水泥”)副總經理。在水泥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大拓展的潮流中,三菱水泥也未能“免俗”。
鄒建坤為企業向上下游拓展下的注腳是:國家嚴控水泥產能過剩、力推節能減排,此外,在“十二五”期間,國家已明確提出將“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產線和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線的建設”作為建材工業發展重點之一。
鄒建坤表示,不僅三菱水泥,國內諸多水泥企業都力圖在上下游產業有所作為,“例如混凝土以及處置廢棄物”。4月16日,在水泥企業的一次內部交流會上,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協會會長徐永模表態:目前,中國的水泥行業處在一個高調進軍水泥混凝土產業的態勢。
然而,即便是冀東水泥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在全產業鏈拓展中也開始碰到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混凝土業務門檻比較低,競爭激烈,雖然水泥企業面臨全產業鏈投資沖動,但是諸多企業也面臨著自身諸多瓶頸困擾。
全行業“大干快上”
“向上游拓展是為了解決成本問題,向下游拓展是為了解決利潤問題,水泥企業向全產業鏈發展已經箭在弦上。”王剛告訴記者,在控制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水泥企業若要發展,必然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十二五”規劃中,國家已明確提出將“支持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產線和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線的建設”作為建材工業發展重點之一。
企業的嗅覺是敏銳的。不僅是三菱水泥,包括全國龍頭水泥企業也逐漸意識到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來作為生產水泥原料,不僅可以解決成本,同時又將企業打造成循環經濟企業。
水泥企業的全產業鏈投資沖動來自行業的“內憂外患”壓力。鄒建坤表示,自2009年以來,水泥產業就被列為產能過剩行業,屢次被國家監管部門“點名批評”。
與鄒建坤有同樣感觸的還有王剛(化名)。
“在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的壓力下,水泥行業企業已經開始意識到拓寬上下游產業鏈的問題。”王剛告訴記者,目前水泥企業早已經突破了市場區域的限制,不再局限于產能規模和區域市場,而是全方位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