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牡丹江“建新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國老字號的中國(牡丹江)第八水泥廠和牡丹江建設水泥廠,該廠建廠時間長、設備老化、生產效率低。兩年前中國建材集團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出資3.15億元收購了該廠。2011年在牡丹江電業局“陽光電力”服務的全面跟進助推下,“建新水泥”提出了打造中國東北“水泥基地”的構想。
在牡丹江實施多年的“陽光電力”跟進服務,是牡丹江電業局以“四到位”、“三監督”為主題的優質服務工作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支持招商引資的供電親情服務體系、實施營業窗口標準化建設、創新便利服務措施、規范報搶修管理、加強和改進督察形式、落實責任追究等內容,以期在牡丹江建立起更為快速方便的電力應急機制,從而助推全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步伐。
對于牡丹江“建新水泥”這項超千破百萬項目,牡丹江電業局十分重視,他們按照“陽光電力”服務的具體要求,迅速組織局生產部、用營部、計劃部、送電工區、設計院、客戶服務中心等相關單位主動走訪客戶,提前規劃、全面跟進、上門服務,確保服務于這一重要招商引資項目的全面跟進。
為使“建新水泥”能“輕裝上陣”,充分發揮同行業的“龍頭”作用,牡丹江電業局為該公司住宅區的近5000用電客戶實行“摘轉供”。這項歷時近2個月、分4次進行的供電線路“摘轉供”任務,被牡丹江電業局確定為重點施工項目,全部投資數百萬元,工程改造涉及5條10千伏配電線路,以及水泥公司所屬4片家屬區、供熱、供水、醫院、學校等計量裝置的改造。由于是冬季施工,施工人員克服了工期緊、天氣寒冷等不利因素,牡丹江電業局針對這項事關百姓的“民心工程”實施超前謀劃、認真部署、積極協調,制定了詳細周密的工程計劃,采取計量改造和線路改造“兩步走”。同時牡丹江電業局市郊供電局組成了20多人施工隊伍,派出電力工程車多臺。由于牡丹江地區是我國的高寒地區,進入11、12月份的冬季施工困難重重,零下30多度的刺骨寒風將施工人員凍得瑟瑟發抖。就是在這樣的寒冷天氣下,施工人員每天都要在寒風連續奮戰10個小時以上,施工歷時近2個月。現在得益于“建新水泥”摘轉供工程的5000用電客戶終于用上了放心、滿意的“國網”電。
作為“陽光電力”重點服務項目,牡丹江電業局領導還多次到“建新水泥”用電現場進行勘查,現場辦公確定施工方案,保證了這項招商引資重點項目的落地生根。牡丹江“建新水泥”所屬的原牡丹江建設水泥廠,是停產多年的老企業,借助于“建新水泥”這個“龍頭”,建設水泥廠著手恢復生產,但該廠設備老化現象嚴重,牡丹江電業局得知情況后主動上門,組織相關部門利用休息時間為該企業檢修用電設備,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該廠恢復用電,與實現了“電企”雙贏,為牡丹江電業局新增電量1500萬kWh。
在牡丹江“陽光電力”的等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跟進下,據介紹,今年牡丹江“建新水泥”用于資產重組與技改擴建的計劃投資額將達到4.2億元,同時中國建材集團還決定投資近30億元以推進“建新水泥”的東北水泥生產基地項目的建設,從而打造中國東北的“水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