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一邊是細分行業和旺盛的內需市場,一邊是政府嚴控下的淘汰落后產能,而受多個省市的電荒推動,水泥價格普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欽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水泥行業要加大從高能耗、高排放、資源消耗型產業向循環經濟產業轉變,提高環境保護水平。”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將18個工業行業2011年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地,其中水泥行業指標為13355萬噸,比2010年增加了4200萬噸。
在機遇和挑戰的雙重壓力下,水泥行業該如何發展?
“水泥、鋼鐵同為基礎原材料,近年來鋼鐵價格不斷上漲,但水泥價格變化不大。10年前水泥價格與鋼材價格比是1:3,而今,水泥價格與鋼材價格比已達1:10。”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裁肖家祥說。
內需拉動
近日,記者從中國水泥協會市場信息部公布的一組數據了解到,2011年1—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25.00%。其中,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31%(經濟適用房增速8.8%),鐵路投資同比增長46%,公路投資同比增長22%,水利管理投資同比增長13%。
“”十二五“期間,水泥需求至少每年增長5%—7%。”中國水泥協會副秘書長劉作毅依然看好水泥行業,他認為供需格局將繼續得到改善。
據了解,“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等六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推動建材下鄉試點的通知》,已在多地啟動建材下鄉試點工作,而水泥成為建材下鄉的主要品種。
此外,各地也相繼增加了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計劃,這將進一步加大市場對水泥的需求。
“假設 2012—2013 年期間所有過剩產能都被淘汰,那么我國的水泥供應將面臨短缺。因此,今明兩年將成為新產能擴張的高峰期。”劉作毅說。
德邦證券水泥行業分析師閔雄軍認為,根據水泥生產線建設情況及對鐵、公、基及房建投資的預計,本輪供需改善的頂點將出現在2012年下半年或2013年上半年。
“2010年,在國家產業政策的作用下,建材工業產能擴張明顯放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年初的40%回落到年末的23%,行業產能歷經三年的高速擴張的壓力得到初步緩解。現階段水泥產業主要是以滿足內需為主,關于水泥的供需是城市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同時,靠現有的技術和水平,我們也只能是用水泥,還沒有找到可替代的產品。”王欽說。
公開數據顯示,根據國家建設快速鐵路網,建成“四縱四橫”鐵路專線,營業里程達4.5萬公里,在今年,鐵路投資規模仍超7000億元。
王欽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2015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51.5%,比2010年提高4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大規模建設以及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改善等因素,將進一步推動建材工業的投資擴張,對抑制產能過剩造成較大壓力。
一位長期從事水泥行業研究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預計全年共有120條生產線投產,新增產能1.3億噸,2011年底總產能達20.7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