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臺泥”)貴州首個水泥項目昨天宣布投產,但是沒能趕上好時候。
有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PoO 42.5水泥市場價格為420元/噸,同比上漲13.60%,但西南地區水泥價格較去年卻呈下跌狀態,比如,貴陽較去年下跌32.43%,在全省最大城市中價格也是最低的,不到300元/噸。
從兩年前的供不應求,到目前的供過于求,貴州水泥市場的轉折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此前,大企業看不上貴州市場,但從去年開始,大型水泥企業開始大舉進入,貴州水泥市場將迎來大洗牌。”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新建與收購并進
臺泥就是通過收購昌興礦業(00803.HK)水泥業務間接進入貴州市場的,安順項目一期5月份竣工,明年上半年二期也將竣工,全部投產后產能為400萬噸,總投資12億元,是貴州當地最大的水泥廠。
進入貴州不久,臺泥就啟動了收購策略。臺灣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吳義欽向本報透露,公司6月1日將收購并接收位于安順地區的貴州港安水泥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港資背景的公司,正在興建120萬噸的水泥產能,預計今年年底投產,臺泥將收購其大部分股權,原有股東還保留20%多一些股權。
貴州市場對于臺泥開拓西南市場戰略至關重要,貴州市場開拓后,將臺泥的東南、華南、西南連成一線。臺泥董事長辜成允告訴本報,安順項目與建設中的臺泥四川、重慶項目遙相呼應,意味著臺泥在西南市場的戰略布局已初具規模。
去年8月,臺泥宣布斥資38億港元并購昌興國際在大陸的水泥業務,這讓臺泥正式取代了海螺水泥(600585,股吧)(600585.SH)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到今年年底,臺泥在臺灣和中國大陸地區的水泥產能將達到5500萬噸,其中絕大部分位于大陸地區。辜成允表示,臺泥下一個目標是,未來5年實現產能翻一番突破1億噸。
目前,中國水泥產能突破1億噸的水泥企業只有中國建材(03323.HK)和海螺水泥兩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