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水泥市場價格遠低于國外水平的條件下,盡管水泥產能過剩的現狀短期內不會改變,但水泥企業看到了漲價后帶來的盈利前景,同時受到水泥生產成本提高(煤炭漲價),行業準入門檻提高等因素影響,水泥價格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和可能性。
行業準入條件出臺
2010年11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水泥行業準入條件》,與之前出臺的征求意見稿相比,我們認為:1、新的準入條件提高了新建水泥產能的門檻,強調了“等量或減量淘汰”,對落后產能相對較為集中的貴州、甘肅、河北、山西、四川、廣東等區域范圍內產能淘汰進程可能加快,同時有利于保護新增產能較為集中的新疆地區已有水泥企業,避免可能出現的新一輪產能過剩。
2、對水泥生產線規模限制進行了調整,項目建設自有資金比例從原有的50%降低為35%。新的規定更加符合不同區域的發展要求,也進一步避免了在交通不便、經濟欠發達、市場需求有限的邊遠地區建設大規模生產線帶來的產能過剩。
3、新的準入條件按規定“投資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的企業應是在國內大陸地區現有從事生產經營的水泥(熟料)企業。”該規定限制了外資企業在未來進入大陸投產的可能,緩解了水泥企業已有產能過剩的投資壓力。
4、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將繼續加大,水泥行業能耗限額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