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從工信部發布《關于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到前不久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都被濃墨重彩地寫入。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從政策層面頻頻發出激勵信號,積極推進水泥工業循環經濟,可以預期在“十二五”乃至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水泥行業協同處置廢棄物前景一片大好。
在日前召開的2011中國國際水泥峰會上,以“協同處置安全發展”為主題舉行論壇。來自北京新北水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華潤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及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結合處置案例對技術方案進行深入探討。但高漲的熱情背后卻是隱憂重重:技術產業化不成熟,體制、機制不健全,行業壁壘重重……,諸多“瓶頸”問題嚴重阻礙水泥行業推進循環經濟的步伐。
水泥企業為何愿意處理垃圾?
水泥企業協同處置廢棄物是水泥行業實現自身向全產業鏈轉型的戰略,要從高能耗產業向清潔產業轉變
盡管水泥行業協同處置廢物存在著諸多挑戰,但是依然無法阻止水泥行業推進產業鏈向下游延伸的步伐。水泥企業參與協同處置廢棄物,更主要的考慮在于水泥行業實現自身發展向全產業鏈轉型的戰略。
作為世界產量第一的水泥大國,以一次能源為燃料的我國水泥行業,資源將成為其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水泥企業向上下游拓展的考慮一方面是資源的日益匱乏,另一方面則是國家嚴控水泥產能過剩、力推節能減排的大政策背景。在控制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水泥企業若要發展,必然要尋找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十二五”時期,在新一輪行業產能過剩調控的背景下,水泥產業開始自覺調整發展方向,主動從單一產業向多元產業轉變。
在水泥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大拓展的潮流中,眾多企業已逐漸意識到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作為生產水泥原燃料,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水泥窯處廢優勢,同時又可將企業打造成循環經濟企業。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像海螺水泥、金隅水泥等企業已率先在技術、生產線等相關領域提前布局謀劃。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也在不同場合一直呼吁:產業鏈的延伸和發展是“十二五”期間水泥行業的發展重點,水泥企業要從單純經營水泥產品向經營完整的產業鏈轉變;全行業要從高能耗、高排放、資源消耗型產業向最大限度消納城市生活和工業廢棄物的清潔產業轉變。
去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水泥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大城市周邊的水泥企業應基本形成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工業轉變為兼顧污染物處置的新興環保產業。
隨著各界對水泥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期望越來越高,水泥工業和企業在利用水泥窯處置工業廢棄物與城市垃圾的技術裝備等方面的投入也越來越大。目前,北京金隅、海螺水泥、廣東越堡等多家水泥企業已經在利用水泥回轉窯焚燒垃圾和污泥生產熟料項目上有成功的嘗試,并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