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水泥廠連續二十年冒出滾滾煙塵,周圍學校與村莊深受其害,空氣污染、晚稻減產、居民常患呼吸道疾病,但當地政府與環保局卻得出“排污達標”的結論
9月10日,劉森林老師度過了他在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升坊中學的第七個教師節。學校安排教師聚餐,他沒怎么動筷子,本地人嗜辣,他不能吃辣椒。有的老師喝酒,他不沾。以前喜歡抽煙,自從得了重度咽炎,連煙也戒了。現在與劉森林終日為伴的,除了100米外水泥廠冒出的滾滾濃煙,就是草珊瑚含片、正心丸、胖大海等一堆藥物。
上學期,劉森林的病情嚴重到無法上課。他在黑板上抄下數學題,轉身開始講解,可喉嚨里只能發出嘶啞含混的聲音。劉森林只好請假,赴南昌、長沙看病,診斷為重度慢性咽炎。醫生詢問了他的工作環境,告訴他,除了吸煙等不良嗜好,病情惡化的主要原因是長期在有害環境中工作。劉森林任教的升坊中學,是升坊鎮唯一的中學,初中三個年級,共11個教學班,500余名學生,教職員工50人左右。學校墻外不到100米,坐落著昌盛水泥廠,水泥廠放出的煙塵,日夜不停籠罩在升坊中學每個角落。
記者9月初到達升坊中學時,正是下午上課前。學生們已進入教室,操場上熱浪襲人,不見人影,空氣中飄著水泥特有的氣味,一層青煙籠罩在教學樓、樹木之間的空隙。正午陽光直射,使煙霧呈現出詭異的幽藍色調。教學樓三樓最靠近水泥廠的是九年級一班,老師沒到,學生們在課堂里嘻鬧。班干部于林(化名)表示,剛到升坊中學就讀時,還不太適應水泥廠的煙塵氣,在這里讀了3年書后,同學們已經養成了“特有”的習慣。比如,每天早上到教室打掃衛生的同學,對桌椅上厚厚的灰塵見怪不怪;再比如,升坊中學的體育課只做些輕微運動,因為劇烈運動需大口喘氣,會吸入更多煙塵,要是跑出一頭大汗,汗水中粘著煙塵,也難受異常。
他們不清楚這些煙塵對身體的危險有多大,但是咽喉不適如此常見,以致于他們已經不把這當病了。九年級一班的數學老師就是劉森林。劉森林上課時失聲的場景,9·1班每個同學都看在眼里。他們自然而然聯想到,從附近水泥廠飄來的煙塵,是劉老師得病的原因。經過查資料,他們得知,水泥生產過程中不僅產生大量煙塵、粉塵,還生成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氟化物、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等有害氣體,這些無疑對身體都是有害的。慢性病沒有特效藥,劉森林只能長期服用草珊瑚含片這種舒咽利喉的非處方藥緩解病情。即便藥品較廉價,也已花掉幾千元。按醫保政策,未住院治療,這筆費用只能他自己掏。
今年50歲的劉森林在升坊中學教了7年書,是該校任職時間最長的教師之一。曾在開坊中學任教的彭源遠向筆者表示,工作時間較長的老師多有呼吸道方面的問題,除了劉森林,病情較重的還有一位音樂老師和一位英語教師,分別患有嚴重咽炎和支氣管炎。但劉森林現在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升坊中學的500多個孩子。“他們正長身體,每天呼吸含有煙塵的空氣,即便癥狀輕微,將來有一天可能會有慢性病的癥狀表現出來。”他說。
彭福恩今年75歲,一輩子生活在浯塘一村,親眼看著昌盛水泥廠從1990年代初建廠至今,把原本靜謐的村莊弄得烏煙瘴氣。當時還未施行《鄉鎮企業法》,這些廠家建設時亦沒有經過環評等程序的情況下,就開工生產了。彭福恩告訴筆者,升坊鎮以前有三家水泥廠,關閉了一家,有一家水泥廠幾年前進行改造,已經不燒窯,從別廠進半成品,生產高品質水泥,基本上沒有煙塵污染。只有昌盛水泥廠,20年來持續冒煙,噴出大量有害煙塵。
最近幾年,基礎設施建設大張旗鼓,建材市場水漲船高,水泥廠日夜不停開工,造成的污染開始讓村民吃不消。彭福恩和村民們發現,晚稻產量開始莫名其妙地下降。以前晚稻產量高過早稻,現在還不到以前的一半。“收獲稻谷后,用鼓風機一吹,很多稻殼都跑了,里面是空的,沒有結實。”村民特地去請教農學專家,才知道,晚稻受粉季節,天旱少雨,水泥廠冒出的煙塵落在谷穗上,阻礙了稻谷受粉,所以會產生那么空殼。而早稻受粉時正值多雨的春季,煙塵落下來,就被雨水沖掉。所以早稻產量跟以前相比沒有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