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結出的柑橘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水泥,挑到農貿市場很少有人敢買。這種“水泥橘”,現在掛滿了蔡甸區蔡甸街新農宋灣村1組20個農戶的23畝地。
11日上午,記者在新農宋灣村一組看到漫山的柑橘樹。但這里的柑橘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朝上一面是灰色,朝下一面卻還是青色,有的整個都是黑色,用力擦也擦不掉。
村民彭強燈種了1畝柑橘,原來每斤可賣一元錢,而今年柑橘上市后送到市場,降到三毛一斤才賣了50多斤。村民普遍認為:“柑橘園旁邊的混凝土攪拌廠就是罪魁禍首。”村民所說的混凝土攪拌廠是湖北世紀微創硂加工基地。這里方圓幾平方公里內都彌漫著灰色塵煙,廠區附近隨處可見枯死的樹木。但混凝土廠辦公室主任左有源稱:“為了城市建設,即使有點污染也很正常。”
蔡甸區環保局監察大隊大隊長李飛說,曾先后查處不下20次。調查發現,該單位時限內沒有辦理環評手續,噪音和污染防護措施也均不達標。今年4月,他們下達了行政處罰書,責令停止生產并罰款9.8萬元,但一直沒有執行到位。
初步統計,農戶直接經濟損失10多萬元。令村民惱火的還在于遇上刮北風,水泥灰塵就落到農戶家中和菜地。村民余信茂說,只要幾天不下雨,菜葉就沾滿水泥灰,即使洗上兩三遍,晾干了仍是灰色,水泥灰像是鉆進了菜里。
一個混凝土攪拌廠 毀了村里山清水秀
——蔡甸街新農宋灣村“水泥橘”調查
連日來,59歲的彭強燈常常蹲在自家2畝柑橘地里發呆,看著樹枝上一半青一半黑灰色的柑橘,暗自傷神,“這些柑橘用洗衣粉都洗不出本來面目?!?/P>
村里人把這種“洗不出本來面目”的柑橘叫著“水泥橘”。
這些柑橘朝上一面是灰色,朝下一面是青色,有的整個都是黑色,活像煤球,用指甲一劃便是一個深深的灰痕,有的甚至劃不動。
這種“水泥橘”并非彭強燈一家獨有,而是掛滿了蔡甸區蔡甸街新農宋灣村一組20個農戶的23畝柑橘地。
國慶節期間,彭強燈用三輪車拉了500斤柑橘到蔡甸街農貿市場,其他村拉過來的柑橘賣到每斤一塊五以上,他的柑橘卻很少有人買,路人看到后直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