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需求不振、價格低迷,近年水泥行業一直將“協同作戰”、“嚴控產能”掛在嘴邊。不過,身為龍頭老大的海螺水泥(行情 股吧 買賣點)(600585),仰仗強勢的成本和區域掌控能力,頻頻向外界傳遞渴望市場競爭的信息。《金證券》記者了解到,在5月28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面對機構研究員和到場股東,公司高管直言不諱,“董事長郭文叁認為國家應該放松審批,完全市場化,海螺的優勢就真正發揮了。”
反駁“產能過剩”
上周發改委發布892號文,通知地方政府和銀行(行情 專區)、土地、環保等相關部門嚴格控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水泥與鋼鐵(行情 專區)、鋁、造船等行業齊被點名。實際上,2009年發改委38號文也要求停止審批新水泥產能項目。
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截至2012年底,我國水泥產能已突破30億噸,全國人均水泥產能已超過2.3噸,遠超國際人均水泥消費1噸的紅線。水泥行業陷入全國性、全局性產能嚴重過剩困局,被認為是行業不振的罪魁禍首。
對此,海螺水泥顯得不以為然。早在今年兩會期間,據媒體報道,海螺董事郭文叁公開宣稱,我國水泥總產能已達30億噸這一說法,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出入。據其估算,中國水泥年產能不足20億噸。
如此的非主流論調,引起業界一片嘩然。在當日的股東大會上,公司方面更重提上述觀點,表示“按國際標準看,國內水泥是17-18億噸產能,并沒有達到市場認為的過剩程度。”當然,這一數據的前提條件是落后產能的淘汰。高管透露,“水泥協會要取消325水泥(強度等級為32.5級的水泥),行業內爭議很大,但公司極力主張取消低標號水泥。325水泥是上世紀80年代為了減少水泥短缺、促進發展而降低標準增加的標號,現在對建筑材料(行情 專區)的要求提高,從國際上看,325標號水泥并不存在。”
公司預計,以高等級水泥標準來看,到2020年國內水泥需求將保持在15億噸的水平,產能過剩并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