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近年來,一到冬天供暖就會成為大家的關注,今年很多地方政府的承諾是供暖價格不會上調,然而承諾的背后卻是困難重重。煤價上漲導致需求方的實際購買力受到了限制,出現局部短缺。已經出現了17個省市要拉閘限電的局面。2011年11月7日播出的央視《新聞1+1》調查了煤炭價格上漲的原因,以下為節目實錄:
解說:
供暖開始,供熱企業是否做好了準備?
記者:
好收嗎,現在的煤?
齊河力源熱電公司副經理 程亮:
不好收。
記者:
有什么問題?
程亮:
主要是價格太高。
解說:
從陜西神木到山東齊河,一噸煤價格為何翻番?
小華:
主要就是三大項,一個是油,再一個是過路費,再一個是罰款,這是開銷最大的三項。
解說:
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面對持續一年的電力緊張,今冬明春用電高峰又會如何?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 劉進文:
據預測,湖北省今冬明春電煤缺口將在300萬噸左右。
解說:
煤到底去了哪里?煤價到底有沒有問題?《新聞1+1》今日關注:今冬明春燃“煤”又告急?!
評論員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中國人常說一個詞叫“溫飽”,“溫飽”,“溫飽”。大家一提這個詞的時候都把重音放在了“飽”上,好像這個詞變成了一個來說“飽”這件事的,但是別忘了“溫”可還在“飽”的前面呢,這一點可能南方的朋友感觸不深,但是中國北方的朋友感觸就太深了,這取暖季一年一度的又到了。您想想看,如果要是大冬天的外頭特別冷,但是供暖的溫度極低或者供不上,你這日子過得再給你多少飯恐怕你都吃不香,可是目前遇到了很多很多隱患,煤價不斷地上漲,導致很多電發不出來,供熱企業越供越虧,你說這時候怎么辦?于是就有了這樣一張漫畫,我們不妨大屏幕上看一下,這煤和電開始互相指責,到“清官”那兒找折去了,去探一個究竟。電在這兒指責煤,你太貴了,你太貴了,讓我都發不起,我一發電都虧。然后煤這兒在指責電,供熱和供電的企業,你們不改革,你們僵化。那好了,到底是煤這面的責任還是電這面的責任,又或者其實是官那方面的責任呢?來,咱們一起關注。
解說:
近年來,一到冬天供暖就會成為大家的關注,明天就將立冬,北方供暖今年情況如何?
片中解說:
11月7日,北京市的供暖鍋爐將陸續進行點火試運行。
片中解說:
今天河北三河電廠和北京通州兩座供熱廠之間的供熱管路正式開通。
片中解說:
甘肅省的供暖工作于今天零時也正式開始了。
片中解說:
在前幾天提前預暖的基礎上,供熱企業加大了提供的力度,全力確保市民溫暖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