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昨日(11月24日),工信部舉行2011年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會透露出來的數據,并不讓人樂觀。對10月工業數據分析后,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用“近期回落幅度加大值得關注”,來表達自己的憂慮。
對于明年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這個名為《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以下簡稱 《報告》)則預計,“可能要比今年低1~2個百分點”。
“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情況大體上趨勢基本是一致的,”參與此項報告的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無論用可變價算還是用不變價算,未來趨勢實際上都是向下行的通道。
東部生產下行壓力凸顯
外貿出口受阻,對于出口型為主的東部企業影響最大。一些中小企業出現停產倒閉的同時,規模以上工業也難幸免。
《報告》特別提到,廣東省和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月份分別回落到了10.1%和2.1%,低于全國13.2%的增速;這兩地區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分別僅增長3%和2%,大大低于全國27%的水平。
《報告》分析,東部地區市場化程度高,對外依存度大,對市場需求變化更敏感。據記者了解,就在本月初閉幕的第110屆廣交會上,歐美市場成交銳減,實際成交量分別下降19%和24%。
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3.2%(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比9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增長0.9%。
24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增長11.9%,所占比重進一步下降到了58%。
“三駕馬車”齊現減速
《報告》預計,明年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速將比今年低1~2個百分點。金碚稱:“如果中國工業經濟的增長按照目前的狀態,不再繼續下行,應該說可以反映中長期的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此前發布的數據,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