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遭遇美國337調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重工)對于未來在美國市場的命運卻并不擔憂。三一重工有關負責人14日在“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中央媒體地方行”采訪團與湖南企業座談會上向《法制日報》記者表示,他們在贏得337調查尤其是涉及專利部分的勝利信心滿滿。
專利部署給對手帶來競爭壓力
美國當地時間7月11日,這是三一上訴美國總統奧巴馬案遭駁回的日子。巧合的是,也正是在這一天,由于美國一家起重機公司申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三一重工生產的履帶式起重機產品發起337調查,以確定這些產品是否侵犯美國公司專利權。
根據《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有權調查有關專利和注冊商標侵權的申訴。一旦涉案企業被裁定違反該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發布相關產品的排除令和禁止令,即相關產品將徹底喪失在美國市場銷售的資格。
據商務部統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受理的337調查涉及中國企業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僅2012年上半年,美國就對中國臺灣和大陸發起了25起337調查,占總發起量的86.2%。
在這一大背景下,說三一重工“撞到了槍口上”似乎也未嘗不可。但是,在三一重工看來,“早來比晚來好”,這位負責人說,給對手帶來的競爭壓力是這次337調查發起背后的最根本原因。
三一重工近年來的實力增強有目共睹。據這位負責人介紹,自主創新是其競爭力日益強大的支撐點。三一重工的“專利助推企業騰飛”,也因此成為我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后企業受惠的一個典型。據了解,三一重工將銷售收入的7%用于研發,擁有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目前,三一集團共申請中國專利6857件。國際申請339件。已獲授權專利國內4547件,海外授權16件。
隨著實力的增強,三一重工的市場向海外拓展。尤其引人注目的是,2012年,三一重工上演了“蛇吞象”的“大戲”:成功收購世界知名工程機械制造商德國的普茨邁斯特。根據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的說法,“三一重工的2457件中國專利和103件國際專利部署,是這次海外收購談判的重要籌碼。”
而這些,似乎都為三一重工惹來麻煩做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