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水泥協會陸續收到寧夏有關水泥企業和行業組織就天元錳業違規新上水泥項目的情況反映,強烈要求協會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停建、緩建該項目。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泥工業協會對情況反映的意見函,經中國水泥協會與全國水泥標準技術委員會專家論證,認為天元錳業以利用工業錳渣的名義違規新上水泥項目,與國務院要求遏制產能過剩的要求相悖,也違反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系列文件,更不符合國務院剛剛下發的41號文的精神。
10月15日,中國水泥協會直接上書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同時抄送寧夏自治區政府、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寧夏自治區水泥工業協會。中國水泥協會認為:天元錳業新上2×4500噸水泥生產線項目是在寧夏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違規新上的項目;其錳渣利用率極低,利廢盛名其實難副;利用錳渣生產水泥,標準規范難以通過。
鑒于電解錳渣的環境污染問題和寧夏自治區水泥行業的嚴重產能過剩問題,根據國務院41號《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中國水泥協會對天元錳業新上2×4500噸水泥生產線項目提出如下意見和建議:
一、天元錳業水泥項目以循環經濟、環保利廢為名,違背國家宏觀調控產業政策,違背工信部等部委“嚴格控制新增水泥產能,執行等量淘汰落后產能的原則”,違反工信部《水泥產業準入條件》,在產能嚴重過剩地區,靠新建項目,僅僅消納3~5%錳渣得不償失,無異于飲鴆止渴,建議緩建、停建該項目。
二、據悉,寧夏天元錳業集團公司最近又以利廢名義申報新上水泥生產線項目評估,此乃錯上加錯,建議工業和信息化部、寧夏經信委嚴格把關,不再批準。
三、建議建立必要的引導機制,利用現有的水泥企業共同來消納工業廢渣,擴大工業廢渣的利用量。在水泥產能過剩嚴重的地區,天元錳業以自建水泥生產線方法來解決自家錳渣,這無異于杯水車薪,顧此失彼,無濟于事。
四、建議工業和信息化部要求有關科學研究機構加強對錳渣利用的研究,保證水泥生產的質量,同時保護環境。
中國水泥協會關于寧夏天元錳業以利用工業錳渣的名義違規新上水泥項目的報告.pdf(203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