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剛剛辭去同力水泥總經理的張浩云,已經在北京萬邦達總經理任上履新。這位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新鄉水泥廠踏入水泥行業的河南水泥業元老,轉身離開了他從事30多年的行業。
在他身后,同力水泥剛剛完成了一場高達3億元的“定增”。一度作為競爭對手的央企中聯水泥,借道進入同力水泥并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江湖箴言,用在同力水泥和中聯水泥身上,似乎再貼切不過。不過,化敵為友背后,是河南水泥行業的變局和洗牌前奏。
“輸血”3億,央企進入同力水泥
“定增”完成后,河南投資集團持有同力水泥股份比例為58.74%,仍為控股股東,而中聯水泥將持有同力水泥10.11%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
10月18日,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近一個月的同力水泥,發布了定增預案。據預案,同力水泥擬以不低于每股6.32元的發行價格,向中國聯合水泥集團非公開發行股票4800萬股,擬募集資金3.03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后,2.5億元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剩余部分全部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這一預案公布后,立即在水泥市場引起震動。參與定增雙方都在河南水泥市場前三之內,均約占據河南省內15%的市場份額。兩家龍頭企業的聯合,影響的顯然不僅僅是企業自身。
公開資料顯示,中聯水泥為中國建材旗下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與水泥相關的生產及銷售業務,擁有全資及控股大型水泥制造企業60余家、大型商品混凝土企業30余家。截至2012年年底,中聯水泥的水泥產能達到8800萬噸,商品混凝土年產能1.51億立方米。
同力水泥則為河南唯一一家水泥類上市公司。本次發行前,河南投資集團持有同力水泥股份比例為65.35%,為控股股東。發行完成后,河南投資集團持有同力水泥股份比例為58.74%,仍為控股股東,而中聯水泥將持有同力水泥10.11%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
從合作雙方來看,中聯水泥不僅體量要比同力大得多,在收入、利潤狀況上,中聯水泥亦明顯優于同力水泥。中聯水泥2012年收入為202億元,凈利潤超過20億;同期同力水泥收入為41.2億元,凈利潤1.6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合作,恰在國務院“去產能”鼓勵行業聯合重組的背景下進行。